
洛阳龙峪湾工作人员放流“娃娃鱼”。 董飞 摄
中新网洛阳4月27日电(记者 董飞)27日,河南省栾川县农业部门在当地的伏牛山,自然保护区龙峪湾放流566尾大鲵,以保护生物多样性。
位于河南省西部的栾川县是,生态县,当地高山冷水渔业资源丰富。该县境内大小河流600多条,分为黄河与长江两大水系,水质清澈,适宜各种不同鱼类和水生野生动物生存。
当日,在伏牛山,自然保护区龙峪湾的人工增殖放流大鲵活动由洛阳市与栾川县农业农村局主导举办。旨在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

刚放入山溪的“娃娃鱼”。 董飞 摄
大鲵是世界上现存,(身长可达1米)最珍贵的两栖动物,现属国家二类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因其叫声像幼儿哭声,因此被称“娃娃鱼”。常生息在山涧溪流中。
栾川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梁建峰介绍,在春季鱼类繁殖期间放流大鲵到山溪自然间,希望以此引起社会共同关注水生生物养护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增强公众保护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意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