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八旬老人立遗嘱将百万房产赠保姆的消息引发社会关注。
据媒体报道,近日,苏州年近八旬的贾老伯以公证遗赠的形式,将一套市场价超百万元的房产赠送给照顾自己多年的保姆。贾老伯有一儿一女,但他们很少有时间陪伴老人,保姆一直细心照顾他。目前,老人子女尚不知情。

@人民网 微博截图
视频中,遗嘱库预约员介绍,保姆50多岁,在他家做了有六七年左右,孩子工作比较忙,没有时间照顾老人或者陪伴老人。这位预约员还说到,当老人的爱人生病时,保姆也在悉心照顾他们夫妻俩,爱人过世后,保姆还是很细心地照料老人,老人也觉得保姆各方面做得比较好,以后也能托付给她。
此外,遗嘱库预约员还介绍,目前此事儿女并不知情,因为立遗嘱时,只需要立遗嘱的人过来,继承人(儿女)没有必要过来。同时,她还说,产权人有权利处置自己的财产,这是受法律保护的。老人百年以后,如果子女不同意,中华遗嘱库也会帮助这个保姆处理一些事情。
这样的故事,不禁让不少网友联系到此前热播的电视剧《都挺好》。不少网友戏言,这难道就是现实版的苏大强?
在剧中,苏大强对自家保姆蔡根花十分满意,当蔡根花要求在房产证上加名字,苏大强欣然同意,两人决定结婚,但这场婚事却遭遇苏家儿女的集体反对。
但对于老人立遗嘱将房产赠保姆一事,网友却有着不同的声音。
有人认为,保姆照顾老人只是她的本职工作,不能与真正的亲情混为一谈。





也有人认为,儿女未尽到赡养老人的义务,老人将财产留给保姆也无可厚非。





事实上,近几年来,类似的事情并不算罕见。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截图
2018年7月,据扬子晚报报道,老伴去世后,老邱和家里的保姆签下一份遗赠扶养协议:自己去世后将房产留给保姆,而保姆负责照顾他现在的生活。可没有想到,在其卧床昏迷后,保姆竟然连医院都没有送他去。
2017年5月,沈阳晚报报道,老爷子曾立下遗嘱并进行了公证:房子要无偿赠与保姆!得到这份“尚方宝剑”后,曾经温柔能干的保姆显露了真容:拒绝照顾患病老人,结果老人身体长了多处褥疮。
这其中,也不乏子女支持的案例。
根据南海网2015年7月的报道,为了感谢保姆7年来对自己的精心照料,8旬老翁王老先生把住在外地的3名儿女招回海口,并向儿女宣布:我现在,的遗产——一套房子不传给你们了,我想赠给这7年来精心照顾我的保姆。儿女们听了王老先生讲述的情况后纷纷表示理解和支持。

资料图:中华遗嘱库北京第一登记,,写着“幸福慢递”字样的邮筒。上官云 摄
那么,如果家中老人执意要将财产赠送给保姆,怎样的遗嘱具有法律效力?
对此,天津宸寰律师事务所律师赵青霞解释,要判断老人立下的遗嘱是否具有法律效力,首先要确定老人的神智是否清醒。“在老人神志清醒的情况下所做的遗嘱,无论是否经过公证,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但同时,赵青霞说,老人如在神志清醒的情况下,曾立下过多份遗嘱,那么时间靠后的遗嘱,要比此前所立下的遗嘱更具法律效力。而无论时间先后,曾被公证过的遗嘱,法律效力要高过其他未经公证的遗嘱。

资料图:中华遗嘱库北京第一登记,里坐满了人。上官云 摄
不少网友也很关心,当老人立遗嘱时,是否有必要和子女协商?子女在其中是否具有知情权?
“法律上并未规定,老人在写遗嘱的时候需要告知子女。”赵青霞称,老人对自己的财产是有处置权的,但其仅仅只能对自己名下的财产进行处置,对于另一半所拥有的财产,其不具备处置权。
对此,赵青霞还举例称,当夫妻双方中的一方过世后,有的老人会认为夫妻共同财产都是自己有处置权,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处置。但对于另一半所拥有的财产而言,这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

资料图:中华遗嘱库广东分库,两位老人正在进行立遗嘱前的咨询。李凌 摄
此外,老人百年之后如无遗嘱,又要按照怎样的顺序继承财产?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继承法》还规定: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小新想说
相比于财产
老人在晚年更注重的是陪伴和关怀
在父母晚年时,千万不要让陪伴缺位(记者:冷昊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