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这对夫妻用13年时间“救活”了一项传统工艺

时间:2019-04-24 10:56:53    来源:中新社微信公众号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生活中

  我们爱一件事物

  当我们哀叹它的式微时

  却从未用我们的想法去拯救它

  “不要只是热爱,

  要去行动!”

点击进入下一页

  看到摆放在桌上的这个竹节杯

  可能你会被杯身的竹编部分所吸引

  它融合传统手工艺与当代审美设计于一身

  或许你会觉得

  很精致!很艺术!设计感很强!

  然而

  创作者谭雪娇和易春友想到的远远不止这些

  他们历时4年多的时间

  几经波折、翻山涉水深入四川山区

  考察挖掘当地竹子的品种

  用心寻找做竹艺的手工匠人

  最终

  让传统竹编工艺走出了“历史陈列架”

  成为令人们所喜爱的艺术精品

点击进入下一页

  ▲谭雪娇、易春友夫妇

  用有生命的材料做工艺

  就要像对待生命一样

  2011年

  凭借对竹子和竹编工艺“执着”的感情

  谭雪娇和易春友与瓷胎竹编工艺结缘

  这个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他们来到曾经制作瓷胎竹编最集中的四川邛崃山区

  看到的却是小镇上只剩下零星几家

  竹编工艺小作坊的惨淡景象

  失业的匠人们大多背井离乡外出谋生

  一边是被这一传统竹编手工艺所震撼

  一边却神伤于手艺面临失传的困境

  他们对这个工艺所能做的设计产生了许多联想

点击进入下一页

  在亲手制作的过程中

  他们,的感受是:

  用竹子这种有生命的材料做设计的手工艺

  就应该以对待生命那般对待材料

  “我们一开始想做的就是日常的瓷胎竹编,

  没有炫技的民俗图案,

  也没有花俏的颜色。

  只想让人实实在在握在手里、触到心里,

  藉以真切地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点击进入下一页

  ▲ 谭夫妇在向师傅请教

  易春友和谭雪娇向经验丰富的瓷胎竹编师傅学习

  克服沟通上的语言障碍

  了解这项工艺的实际情况

  开始尝试做这一工艺相关的产品

  “我们结合对市场和现在年轻一代的生活形态、

  审美要求的理解,

  逐步地去改进原有的产品与工艺,

  相信它们会得到真心惜物之人。”

点击进入下一页

  ▲ 谭夫妇与当地匠人沟通

  在一次又一次的设计尝试中

  他们逐渐意识到

  要让这一传统工艺为更多人所知

  无论是物质还是社会意义层面

  都要体现其应用价值

  让工艺真正融入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只有这样

  才能让这种“陈年佳酿”重新散发光彩

  2015年末

  竹节杯瓷胎竹编工艺产品推出

  在短短一年里

  销量突破30000只

  单品销售额超1000万

  竹节杯的成功还带动当地竹编行业的兴旺

  提升了原材料生产及竹编织制作的工价

  当收获越来越多订单后

  匠人被招募回流

  从事编织人员数量从2014年的10多人

  到2016年的近70人

  一切从对鸟笼的生活记忆开始

  与竹子的“情缘”

  早在谭雪娇小时候就已埋下种子

  在那个工业化材料还未被广泛使用的年代

  竹子是南方地区最常见的家具材料

  对谭雪娇来说

  提到广州老城的记忆

  她的脑海中总会浮现出这样一个画面:

  炎炎夏日,在大榕树下

  结伴的老人们坐在竹凳上乘凉

  一边扇着竹扇子一边喝茶聊天

  “竹材料是广州人生活记忆里很亲切的东西。”

  在广州长大的她

  小时候常常跟着父亲到独具岭南特色的园林酒家“喝早茶”

  90年代初

  常能见到园林酒家“喝茶”的人带着精致的鸟笼

  一边“叹早茶”,一边逗鸟儿、话家常

点击进入下一页

  ▲ 谭雪娇与手工艺师傅

  谭雪娇说:

  “那时候,

  养鸟的人除了比谁家鸟的叫声动听之外,

  还会比谁家的鸟笼更精致。”

  这是广州人的一种生活情趣

  也正是广式文化给了她后期设计创作的灵感

  她的理想就是把竹子这种传统的、

  很有中国味的材料与现代设计结合起来

  做出一些有意思的产品

  爱竹之人的寻梦之旅

  2006年末

  谭雪娇与易春友在广东清远沙河镇发现了鸟笼工艺

  这种工艺在当地已有百年历史

  然而在2005年底

  受非典和禽流感影响

  沙河镇的鸟笼销量惨淡、工艺跌入谷底

  亲眼目睹这一困境的他们

  更加坚定要给这个传统工艺注入新鲜血液的信念

  让它能持续地发展下去

点击进入下一页

  ▲ 匠人在作坊编织

  2007年

  易春友和谭雪娇请从事鸟笼工艺多年的陈师父

  在清远单独成立小型工坊

  通过不断探索、沟通、交流

  在传统工艺和现代商业之间不断寻求平衡点

  从2006年到2010年

  易春友夫妇都在清远不断完善竹灯设计和产品

  他们寻访竹工艺的脚步从未停歇

  只为“精益求精”

点击进入下一页

  ▲ 研究鸟笼工艺

  在这个小作坊里

  一件又一件具有东方气质的竹灯具及家饰品诞生

点击进入下一页

  ▲ UFO

点击进入下一页

  ▲独特精致的竹时挂钟

  然而在13年前

  竹材料所做的产品与当时中国家具市场显得“格格不入”

  鲜有普通顾客会购买

  谭雪娇说:

  当时的国内家具市场大多以欧美风格为主

  人们会喜欢看上去很“洋气”、“美式”的

  而这种东方元素的竹灯

  虽能让人眼前一亮

  但却是“叫好不叫座”

  直到2010年

  国内家具市场发生变化

  伴随着越来越多做原创家具设计师的出现

  以及“新中式”家具风格的流行

  才让谭雪娇真正感觉到

  将传统手工艺通过设计的手段转化为产品的路子走通了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并喜爱他们设计的竹饰品

点击进入下一页

  ▲小雨台灯、竹叶灯罩

  有回忆有念想,就会有传承

  从2006年接触竹子材料和传统工艺到现在

  谭雪娇认为

  变化,的是人们的审美

  谭雪娇说:

  消费者一开始是被产品的设计所吸引

  而当人们在日常使用中逐渐喜欢上这个器物

  并且愿意花时间去了解它

  这是普通大众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传承的过程

  而竹器物营造的能令人安定、平静氛围

  是国人灵魂深处所向往的生活方式

点击进入下一页

  对于文化传承

  许多人认为是特别“抽象”或“高深”的学问

  而竹产品用无声的力量在诉说:

  永远不要忽视一些你以为已经过时的旧物

  只要你认为那是美好的

  就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将它表达出来

  生活的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只要我们有回忆、有念想

  就会有传承

  人随物安定,物随人好久

  愿每盏文化传承之灯

  在中国大地

  越来越亮!

  作者:卢育辛

  图片、视频:受访者提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新讯网无关。新讯网不对文章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