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君在工作中。 杨旸 摄
(爱国情 奋斗者)从焊工到大师:中国高铁“绝代双骄”成长记
中新网长春4月19日电 (郭佳 柴家权)“车间火星子乱蹦,烟雾弥漫,叮咣的声音刺得耳朵疼。”“门口还熏死两棵树。”
回忆起30多年前的工厂,李万君、谢元立你一句我一句,逗得在场记者们大笑。无论是在中国还是世界的高铁焊接领域,这都是叫得响的两个名字。
李万君、谢元立是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车长客”)转向架制造,的焊接工人。前者擅长用手焊接,后者则是操作机械手焊接,两人配合默契,不断攻坚克难为中国高铁保驾护航。
谢元立在工作中。 杨旸 摄
两朵焊花 一种追求
1987年,19岁的李万君从职高毕业,被分到长客配焊车间水箱工段。那时水箱工段流行这样一句顺口溜:远看像逃难的,近看像要饭的,仔细一看是水箱工段干电焊的。
李万君说,那时候夏天焊枪喷射2000多摄氏度的高温烤得人上不来气;冬天又要在水池子里作业,身上总是挂着一层冰。“一年四季衣服上总是蹭满油,一张嘴两排白牙最显眼。”
由于条件过于艰苦,一年后,当初和李万君一起入厂的28人中调走了25个。李万君也挺不住了,央求着父亲给他找一个轻巧干净的工种。
李万君的父亲李世忠是长春客车厂(中车长客前身)的第一代职工,曾7次当选厂劳模。面对儿子的请求,李世忠说:“灯在光天化日下不能引人瞩目,只有在黑夜才显示他的光辉。”
李万君留下了。1988年,车间来了个新人,他就是李万君的师弟——谢元立。二人不会想到,未来的人生也从此“焊”在了一起。
“当时厂子招聘把我招上了,还觉得自己挺幸运的,可一进厂房就傻了眼。”谢元立说。
干一行,爱一行!两个年轻人一拍即合。甩开膀子,卯着劲儿干。第二年,他们就成了全厂焊接比武的前两名,二人很快成为厂里的技术骨干,屡屡在各级技能比赛中获奖。
“当时万君像大哥一样带着我们到处找坡口板,练技术,参加各种技术比武,每天要焊掉两三包焊条。”谢元立回忆当年时说。
1997年,对于两个年轻人来说,都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他们选择了不同的路。
这一年,听说厂里要引进焊接机器人,谢元立敏锐地觉察到使用焊接机械手会是未来焊接发展的趋势。于是,他开始收集资料,琢磨计算机编程,从零起步学英语。
这一年,在长春市焊工大赛上,评价,的三个作品都出自李万君之手。夺冠的李万君那年29岁,是比赛中最年轻的选手。
两年后的1999年,中车长客正式引进焊接机器人,并实行机械手操作工竞聘上岗,早有准备的谢元立脱颖而出,并很快当上了机械手班班长。
一个专注手工焊接,一个看准机械手焊接,但他们殊途同归——共同打造中国轨道客车的钢筋铁骨。
谢元立(左三)在工作中。 王佳祥 摄
百转千回 攻坚克难
2004年,中车长客开始从国外引进动车组技术,中国随后进入高铁时代。由于动车组结构复杂,有些部件工人施焊时几乎看不到焊缝状况,非常棘手。“机械手焊接不需要看,编好程序就能干。”谢元立说,他知道机械手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
为适应生产需要,谢元立所在的车间成立了“谢元立技术创新小组”。“连做梦都在编程。”谢元立说,机械手也离不开手工焊,也经常和李万君搞联合技术攻关,拼劲完全不输年轻时。
不到两个月时间,谢元立便开发出15项焊接程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焊接质量。其中,环口焊接程序能自动焊出一个半径极小的圆圈,甚至连外国专家都惊呼“不可能”!
在谢元立看来,机械手的应用远不止于此。转向架是高速动车组制造的九大核心技术之一,与高铁运行的速度、稳定和安全息息相关。谢元立迎难而上,瞄准这个领域。
经过持续攻关,谢元立先后完成了K55侧梁、DZ34侧梁、DZ24侧梁、K53侧梁等大部分车型的侧梁焊接程序的编制,为中国高铁一线工人编制大型焊接程序开了先河。
目前,中车长客轨道车辆转向架自动焊加工比例提高到70%以上,动车组的该项比例明显超过技术转让国。
在转向架领域持续攻关的还有李万君。转向架横梁与侧梁间的接触环口是承重的关键受力点,常规焊法因焊接段数多、接头不熔合,质量无法保证。这是一项国外“卡脖子”技术。
李万君围着600毫米的环口琢磨了一个月后,发明了“构架环口焊七步操作法”,即运动中一枪把整个环口焊下来。外方专家验收时说:“世界,进的焊接机械手都做不到这样。”
迄今为止,李万君参与了中国几十种城铁车、动车组转向架的首件试制焊接工作,总结并制定了30多种转向架焊接规范及操作方法,攻关150多项技术,其中31项获得国家专利。
从绿皮车到地铁车,从和谐号到复兴号,李万君、谢元立用汗水与智慧不断擦亮中国制造的金字招牌。
百花齐放 匠心筑梦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李万君和谢元立深知,中国高铁快速发展必须要有一大批掌握高技能的产业工人作为支撑。于是,他们一手提着焊枪,另一只手又执起了教鞭。
2008年,中车长客攻关时速350公里高速动车组,全厂只有李万君一个人能焊接出新的转向架焊接片。一面是短期规模生产,一面是400多名刚毕业的“生瓜蛋子”,全厂都在焦虑。
后来,李万君亲自上阵,将复杂工艺分解成若干步骤,再按照学员的特点,分批教学。最终,所有学生提前半年拿到上岗所需欧洲焊接证书,李万君瘦了20多斤。
谢元立也没闲着。2010年,中车长客成立了焊接机械手,操作师工作站,谢元立任站长。他编写了《焊接机械手智能编程法》等实用教材供新人学习。此外,他还开办了职工夜校,忙得不可开交。
迄今为止,李万君和谢元立所培养的徒弟中不乏,技师、,技师和全国技术能手等。这些人已经成为中车长客发展不可或缺的新生力量。
以工人的身份多次荣,的荣誉,李万君、谢元立的“逆袭人生”不仅实现了个人价值,更为中国高铁事业做出了,贡献。
“感谢企业和时代。”这是李万君、谢元立共同的感悟。他们生怕记者觉得这是一句客套话,还进一步解释说“如果当年没有来到中车长客,现在我们恐怕还是一名普通的焊工”。
筚路蓝缕,他们庆幸没被艰苦的环境打垮,也为当年调走或改行的伙伴惋惜。“他们不少比我们焊得还好,却没等到与时代共同进步。”每谈及此事,李万君都很感慨。
30多年来,李万君、谢元立同在一个车间,两人的工作室仅一墙之隔。工作室就设置在车间里,昔日熏死树的车间如今是干净整洁的现代工厂,不断有年轻人进进出出。
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从无名小卒到一代焊接大师,李万居、谢元立仍然奋斗在一线,这或许是对祖国最真挚的献礼。(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