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在《幽微的人性》中为你支招
如何识别渣男 怎么做合格父母
李玫瑾这个名字,熟悉它的电视观众,可能要比图书读者多无数倍。在电视上,她屡次成为央视《今日说法》等法制节目的座上宾,畅谈青少年成长中的心理健康等专业问题;而换到书本里,李玫瑾的名字下,除了我们想推荐给大家的这本《幽微的人性》,就只有犯罪心理学的专业教材。
用李玫瑾的话说,《幽微的人性》“集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轻松话题与严谨论证于一体,雅俗皆可共赏”。走下荧屏,好不容易在书本里通俗了一回的李教授到底说了些什么,值得大家关注。
所有社会问题都是人的问题
作为国内知名的犯罪心理学专家,李玫瑾擅长犯罪心理分析及画像和未成年人犯罪心理预防研究。因此,央视《今日说法》等多档法制类电视栏目,都喜欢请她做嘉宾。也只有在荧屏上,李玫瑾的观点才不像她的学术专著那么艰涩难懂。
《幽微的人性》,大多取材自李玫瑾在电视谈话节目中的访谈内容。犯罪心理画像理论用通俗的话该怎么解释?近年来国内外轰动一时的恶性犯罪案件犯罪人的心理成因剖析等等李玫瑾都给出了答案。李玫瑾希望借此让更多普通公众知晓犯罪心理学在预防和惩治犯罪方面的重要性,呼吁全社会关爱青少年尤其是留守儿童,重视他们的成长环境,对他们加强心理教育。
“所有的社会问题,在我这种搞心理学的学者看来,都是人的问题。”李玫瑾在全书的开篇就通俗地表明了自己的专业态度。“现在为什么有这么多变态的人?为什么这么多犯罪让我们觉得不可思议?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有很多有关人的成长环境被破坏了。”
职业生涯有过两次较大的反思
李玫瑾1982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次年就进入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刑侦教研室,选择了犯罪心理学专业。“1985年春,我在校开讲了犯罪心理学第一课。”这一讲就是30多年。
李玫瑾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过两次较大的反思。第一次是在1990年代。1992年,李玫瑾进入山东青岛四方公安分局,开始基层公安经历。“从预审科到派出所的经历让我怀疑自己前十年在忙些什么?”李玫瑾在《幽微的人性》的自序中这样自问。她直言那之后,每每自己分析犯罪动机、研究各类犯罪心理问题时,总会想“如果我把我的研究告诉一线民警,他们会不会笑?我的研究能否真正帮他们解决问题?”这之后她开始寻找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
李玫瑾回忆,2002年前后,因为当时痕迹物证有限,不少一线刑警开始思考从心理分析寻找破案突破,便找到了李玫瑾。而“破案后抓捕的犯罪人的心理问题也常让媒体和公众感到不解,于是,我成了在公共媒体上露脸较多的嘉宾之一”。
“我当时真的不知道向公众解答犯罪心理问题有多么大的风险。”直到今天,李玫瑾对2004年云南某大学的马某某案、2011年陕西某高校的药某某案的犯罪心理解析,在网上都被列为争议言论。也正因如此,才有了李玫瑾在《幽微的人性》中提到自己向窦文涛请教的有趣细节。
时间是检验渣男的试金石
在那期节目中,李玫瑾是从心理学的专业角度来分析大家口中叫习惯了的“渣男”。她首先提到的就是个性问题。“像我们这一辈人,我们那时谈对象,没听说半年之内就结婚的,至少得谈两年左右。其实时间就是检验渣男,的试金石。”
李玫瑾说,自己还持有的老观点是,“老话说得特别对,在吃不准的情况下,不要轻易地和一个男人睡到一起。”
不仅如此,李玫瑾在节目中还从专业角度分析了恋爱过程中,哪些另一半是有问题的,值得年轻人注意。“人在社会生活当中很重要的一点,你要根据对方来调整自我。”李玫瑾说,现实中有些人“(可能)从小在家里是被宠溺的。他觉得这件事我要做的话,一定要做到,不达目的誓不罢休。遇到恋爱挫折,他就容易认为就是你对不住我,你为什么要这样对我”。
李玫瑾当时分析,有两种人格“比较麻烦”值得注意。其一就是边缘型(爆发型)人格,如此前引发热议的江歌案的凶手陈世峰就属于边缘型的。“他好的时候特别好,说急的时候就很急。”还有一种比较麻烦的是被动攻击型人格,“他表面没有事,其实内心已经积攒了很大的东西,他哪天一不高兴,就跟你翻脸。”李玫瑾说,这两类人格,都是属于在谈恋爱过程当中,要特别小心的。
这期节目备受追捧,是因为除了剖析“渣男”,已经60岁的李玫瑾还给男性恋爱支了招。“有时要欲擒故纵。你真正喜欢对方吧,你要先露一点自己的优点,然后保持一个距离,再露一点自己的优点,又保持一个距离,然后呢就慢慢地扯这个线,让这个女的慢慢来感动,你不能一下逼得太急。”
重庆晨报·上游新闻记者 裘晋奕
作者简介
李玫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专业技术二级警监,中国,犯罪心理学家,被誉为“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她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曾对许多个案进行过详细剖析,深受观众欢迎。
链接
父母对待孩子心理教育
应先自问、自修
李玫瑾指出,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或心理问题,如逃学、撒谎、网瘾、顶撞父母、打架伤害、参与抢劫等,“心理发病期”多在12岁前后至18岁前后。但这些问题都源于12岁之前,而且大多源于父母对孩子的抚养方式。所以,她特别提醒,大家在做父母之前需要想好以下问题:
是否有足够的时间来陪伴孩子成长?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不管如何辛苦,一定要自己带孩子。在孩子依恋期内(12岁之前),不让他(她)离开你的身边。
是否有足够的耐心来陪伴孩子?如果夫妻二人对生活琐事没有耐心也极不情愿做这类事时,那么,不要选择当父母。父母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力与心理控制力,只在于你为他生命的初期付出的辛苦有多少,你在他依恋期的陪伴时间有多少。
孩子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需要父母做些什么?心理抚育的内容哪些在先,哪些随后?如果心理抚养不到位,那么,电视、网络就会教育他(她),当我们发现孩子身上出现种种“毛病”时再行动已晚。有条件的父母一定要读《发展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