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老人时隔近80年寻回潮汕根
为了见这一面 失散老姐弟盼了半个多世纪
在祠堂外,郑检凤与亲人们拍下合照。陈元 摄
为了见这一面,郑检凤与弟弟等了近80年。陈元 摄
“我母亲现在精神更好了,过去总是凌晨十二点多就会醒来,然后就无法再入睡了,现在晚上睡得可踏实了。”88岁江西老人郑检凤的女儿黄晓红对母亲近一段时间的变化感到欣喜。而这一切,都归功于母亲时隔近80年后寻找到自己在潮汕的亲人,“解了老人家多年的心病。”
今年2月,汕头市公益基金会、“梦归潮汕”寻亲团联合共青团安远县委举办“爱心照亮回乡路”走进安远公益活动,郑检凤和子女在现场进行寻亲登记,由于关键信息清晰,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志愿者就成功找到了其在汕头的亲人。
挡不住的回乡心愿,支撑着轮椅上这位耄耋老人。3月初,在儿孙和安远义工联合会志愿者的陪同下,郑检凤从江西安远专程回汕头大场村认亲。
350公里、近5个小时的车程,郑检凤终于回到阔别近八十年的家乡……
●南方日报记者 余丹
实习生 陈元 周斐颖 黄宝琳 曾嘉怡
老姐弟拍下有生以来第一张合照
3月2日这天中午,闷热无风,太阳炙烤着大地,汕头市金平区鮀浦大场村72岁的村民许浩忠站在许氏祠堂门外翘首期盼。他在盼那位素未谋面的亲姐姐许若兰回家。
祠堂边上,除了许氏家族的亲人和“梦归潮汕”寻亲团的志愿者,还有许多闻讯赶来的村民,“我们听说老许的姐姐从江西回来了,也来看一看,沾沾喜气。”
下午两点,许氏祠堂外响起了鞭炮声,突然有人不断吆喝“来了、来了、来了”。祠堂外“待命已久”的大场小学的孩子们立刻奏响了鼓乐,对许若兰老人归家认祖表示欢迎。
许若兰正是郑检凤被拐之前的名字。在众人的簇拥下,坐在轮椅上的郑检凤被缓缓地推向许氏祠堂。不断有亲人上前与她打招呼,她笑容满面,双手作揖,一一向亲人和志愿者们问好。许浩忠和许家的亲人们赶着步子跑到了她的面前,郑检凤一下子热泪盈眶。
亲眼见到自己素未谋面的姐姐,听到她口中喃喃的潮汕话时,许浩忠激动得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从来都不曾想过会有今天的重逢。”
这是姐弟俩第一次见面,这一面跨越了半个多世纪。原来,郑检凤在被拐前,许浩忠还未出生,但母亲生前一直告诉他,自己还有个被拐卖走的亲姐姐。如今,姐弟7人,只有他和郑检凤还在世。
在亲人和志愿者们的陪伴下,郑检凤先到许氏祠堂内烧香行礼,认祖归宗。在祠堂外,他们拍下了第一张合照。
回到老宅回忆儿时时光
认亲仪式结束后,在亲人们的陪同下,郑检凤来到自己儿时曾生活过的地方。
“你小时候个子小小的,总是穿着红衣裳,从我家门口路过,你还记得吗?就是在前面那里。”老宅门外,郑检凤家的老邻居上前和她聊天,郑检凤笑着摇头。八十年的光景,已将她童年的记忆冲刷得所剩无几。
由于年代久远,郑检凤记忆里的小木桥、两个大池塘早已不在,小时候家里的商铺旧址也只剩下了几块长石板,老宅虽还在,但她已认不出了。
老宅内,郑检凤和身边人谈起自己被拐的经历。“那时我才五六岁,我小妈上汕头买东西去了,我在家门口小桥玩,就被人贩子拐跑了,他脱掉我的衣服,换上了他的衣服,连夜走山路带我走,走了一夜就被抓到了。后来我又被卖到了寻乌。”坐在轮椅上的郑检凤难以抑制激动的情绪,现场围观的人无不动容。
郑检凤还谈到自己小时候总爱偷吃父亲商铺里的花生糖,在场的人都笑成了一团。“后来我再也没见过父亲了。”和弟弟许浩忠聊起了父亲,郑检凤又流下了眼泪。
郑检凤的儿时玩伴——如今已经九十岁高龄的娟姐也来到现场。见到郑检凤,她不停地问:“还记得我吗?其他两个伙伴呢?你们还有联络吗?”虽然郑检凤已经不认得儿时的伙伴,但是她们相谈甚欢,两双布满岁月痕迹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仿佛又回到了儿时一起玩耍的欢乐时光。
郑检凤的三嫂张木桥告诉记者,郑奶奶八岁时,和三个朋友在村里的木桥上玩,除了娟姐及时地跑回家,其他的孩子都被人贩子拐跑了。看着郑检凤,她激动地表示,郑奶奶的父亲曾经去找过她一段时间,但寻找无果,再加上家中生活负担重,后来就放弃了寻找。
“能回来就好。”张木桥老人乐呵呵地说。
一次寻亲行动促成多家团圆
目前,汕头市公益基金会、“梦归潮汕”寻亲团联合共青团安远县委举办的“爱心照亮回乡路”走进安远公益活动已有10起寻亲成功案例,郑检凤老人是活动中促成的第一例认亲。
黄晓红说,江西安远到潮汕的路途遥远,再加上母亲失散的时间太长,仅仅凭借他们自己的力量帮助母亲寻亲就如大海捞针一般困难。这次能帮母亲找到亲人,黄晓红一家都非常感谢“梦归潮汕”的志愿者们。
“我一直知道妈妈深埋心中的寻亲心愿,所以听说‘爱心照亮回乡路’公益活动来到安远,就联系了志愿者上门采集信息。”黄晓红说,虽然母亲总是“口是心非”地说自己不想寻亲,但她却总跟几个儿女们谈起自己的根,“我们都知道那是她的心愿。”
黄晓红告诉记者,所以当志愿者电话告知她们疑似找到母亲的亲人,并且很可能是还在世的亲弟弟时,一家人万分欣喜。确定认亲时间的第二天,一家人就陪同郑奶奶从安远县城出发,直奔汕头大场认亲。
“多亏志愿者的帮助,让我找到了亲舅舅。”黄晓红说,临出发前,她激动得难以入眠,但母亲却意外地睡得安稳,一觉睡到了早晨五点,“她很少睡得这么好。今天是她第一次坐这么久的车,一路过来她精神状况也很不错。”
找到亲姐姐的许浩忠同样非常激动,他紧紧地拉住志愿者的手说:“没想到我这么大岁数了,还能找回我的亲姐姐。真是太谢谢你们了!”许浩忠表示,自己年幼时就总听母亲说姐姐是个“机灵鬼”,他们一直猜想,如果姐姐能够从人贩子手里逃出来,那就一定能找到回家的路。但由于近几十年来音讯全无,家里人都默认了她已经去世,自己也从来都不敢想过还有再见面的这,。
记者获悉,认亲活动结束的第二天,许浩忠就和家人陪同郑检凤一家返回江西安远。与许多离散老人不同的是,郑检凤至今仍能用流利的潮汕话与老家的亲人沟通。“我舅舅也特照顾我妈,现在两位老人家隔三差五都会视频聊天。”黄晓红说。
■志愿者故事
志愿者讲述寻亲过程
“我们将继续
与时间赛跑”
“谢谢你们!”认亲当天,郑检凤向身旁的志愿者说了无数句“谢谢”。
此次帮助郑检凤认亲,从采集信息、走访、确认疑似亲属到牵头认亲,“梦归潮汕”志愿者团队只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由于郑奶奶提供的寻亲线索十分齐全,关键信息清晰,志愿者走访和比对的过程也比较顺利。”志愿者李先明如是说。
郑检凤告诉志愿者自己原名姓许,并表示村里有过桥坐船去汕头的现象。得到“过桥坐船去汕头”这个信息,志愿者曾壮伟分析,郑奶奶的家乡若不是在汕头,则就是在潮安。现场的志愿者立刻搜索“大场”的信息,发现潮安并无大场这个地方,而汕头刚好有,“于是我们推测郑奶奶家乡可能是汕头大场。”
负责采集信息的志愿者刘立波回忆:“郑奶奶会说潮汕话,当她用很标准的汕头口音说出自己的家乡是大场时,我真的太感动了。”
当天晚上,刘立波和曾壮伟就把信息采集表移交给对汕头情况更为熟悉的志愿者李先明。刘立波告诉记者,李先明一接过信息采集表后就笑了,并表示这个案例自己有把握。
李先明是“梦归潮汕”寻亲团的资深志愿者,许多寻亲一线的走访他都亲力亲为,对汕头的地形地貌、各村姓氏比较熟悉。详细浏览了郑检凤的信息采集表,李先明立即向熟悉汕头的朋友再次了解、求证,确认了郑奶奶的家乡很可能是如今金平区鮀莲街道的大场社区,而后他立刻通知汕头的志愿者进行前期走访。
志愿者林仰锋是大场隔壁村的人,对大场很熟悉,接到李先明的消息后,第二天他就到大场村走访。林仰锋直奔大场村许氏祠堂里询问当地的老人,在祠堂里,他巧遇了疑似郑检凤亲人的侄子,侄子带着林仰锋直接找到了许浩忠家里。
林仰锋和许浩忠一家人比对完信息后,发现郑检凤提供的许多家庭信息与许浩忠一家相吻合。在交谈中,林仰锋基本确认了许浩忠疑似郑检凤的亲弟弟,林仰锋还拍下了郑检凤其他兄弟姐妹的照片,,他将走访后得到的信息汇总给了李先明。
李先明表示,寻亲的案例需要论证,要找到各个信息的证据,构成证据链相互印证,才能确认双方是否是亲属。“我们要确认信息匹配,要对寻亲人负责,帮助他们找到亲人,这是最重要的。”李先明说。
于是,在郑检凤的家庭信息得到了基本确认后,李先明再次到大场村求证郑检凤曾提供的地形地貌信息。“帮助老人寻亲需要求证历史,找村里的老人问是个捷径。”李先明说,他们得找到能够还原历史的老人。最终在当地老人们的证实下,郑检凤曾提到的池塘、庙、糖果铺的这些信息点确认基本吻合,这才确认郑检凤就是大场人,和许浩忠是同胞姐弟,这才有了之后的认亲活动。
“寻亲的老人家们年龄都比较大,志愿者们身上的担子很重,未来我们将继续和时间赛跑,帮助更多的寻亲人圆梦。”李先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