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学节水”助7区建成节水型区
用水量得到有效控制,力争2020年在全国率先建成节水型社会
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杨胜利在进行再生水试验。市水科学院供图
北京是特大型资源型缺水城市,目前人均水资源量仅150立方米左右,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水资源供给与需求一直处于“紧平衡”状态。
为缓解水资源短缺,2016年北京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意见》,在全市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提出到2020年在全国率先全面建成节水型社会的目标。自此,北京节水工作加快向科学化、标准化迈进。
北京节水型社会建设效果如何?记者日前从担任这项工作“幕后智库”的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获悉,节水型社会建设开展以来,全市用水总量得到有效控制。2017年,全市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由2016年的15.12立方米下降至14.11立方米,降幅达到4.63%。
成果
16个区近半已完成节水型区创建验收
市水科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市水科学院团队的支撑下,目前北京16个区中已有7个区通过节水型区创建验收,其中平谷、西城、东城于2017年首批通过,密云、房山、朝阳、通州也分别于今年建成。
记者梳理各区申报材料发现,完成节水型区创建的区各项考核指标全面达标,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新水用量有大幅下降,用水效率显著提升。其中,东城区2016年该项指标由2015年的3.88立方米降至3.51立方米;2017年,房山区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新水用量年下降率达11.27%。
2017年,全市累计用水量39.5亿立方米,新水用量同比增加0.77%,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同期增长6.7%的良好效果。北京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由上一年同期的15.12立方米,下降为14.11立方米每万元,降幅达到4.63%,超额完成北京市2017年市政府折子工程下达的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下降3%的目标。
同时,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新水用量由上年同期的11.55立方米每万元,下降为10.35立方米每万元,降幅达5.55%。
措施
细化用水指标 结合各区实际制定方案
科学节水如何实现?在这项工作背后,有一个承担科研工作、提供技术支撑的“智库”团队——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市水科学院副总工程师杨胜利介绍,跟传统节水相比,“节水型社会”更强调节水的科学性、综合性和全面性。对此,市水科学院研究细化了节水型区创建考核涉及的11项具体指标及其数据收集与计算方法,包括人均生活用水量、万元GDP耗水量、主要工业行业的用水达标率、农业和园林绿地节水灌溉面积比例等。
同时,市水科学院结合北京各区特点情况,通过支撑各区制定“节水型区创建实施方案”,依据考核内容、评分标准、指标计算等内容,具体提出开展节水型区创建的任务及其职责分工、组织方式、推进路径、进度安排和保障措施等,直接指导各区开展创建工作。如针对平谷区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过半的特点,提出农业机井安装智能水表、建立数据收集信息平台等措施,,提升节水设施正常运行率、农业节水灌溉面积比率等指标;针对东城区,新水用量主要集中在服务业和居民家庭,则通过开展节水型单位、节水型社区创建,推广高效节水器具等举措进行创建,从计划用水覆盖率、人均生活用水量等指标上进行改善。
市水科学院还承担了市科委“北京城市副,节水型社会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研究提出的《北京城市副,节水型社会建设优化方案》,将从管理节水、行业节水、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社会节水四个层面提出城市副,节水型社会建设新模式。
目标
把用水管理精确到每一个地块上
农业节水是北京节水工作的重要一环,由粮田、菜田、果园组成的“两田一园”是北京市划定的农业生产空间。2017年以来,市水科学院组织完成了“两田一园”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模式、运维标准等技术文件,协助顺义、大兴等6区编制了“两田一园”高效节水方案。
杨胜利介绍,市水科学院还依据近年来积累的60多种作物节水灌溉试验成果,编制发布了北京市地方标准,明确了全市主要农作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用水标准,“例如种冬小麦,在平水年,喷灌模式下的用水定额是一年180方每亩”,为实现农业用水总量控制,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提供了技术依据。同时,市水科学院还研发了以农田图斑为基础的农业用水管理平台,“可以快速采集农田位置、种植类型、灌溉设施、水源状况等,实现对每村每户、每个机井地块的用水总量‘实时监控’。”
杨胜利介绍,这些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把用水管理精确到每一个领域、每一个地块上来,做到科学化、标准化、精细化节水。
■ 亮点
节水“黑科技”助力海绵城市建设
把屋顶雨水通过落水管道收集起来,经净化处理后就能利用太阳能或电力进行自助洗车,这是市水科学院自主研发的“黑科技”——雨水自助洗车装置。
市水科学院副总工程师张书函介绍,该装置主要由水箱及控制柜组成,分别用于雨水收集和回用,回用设施包括供电系统、水泵动力系统、水枪、控制系统等。由于屋顶水质一般较好,因此采用初雨弃除、过滤、沉淀等简单水质净化措施后即可满足洗车需求。
“据我们初步估算,现在北京一年洗车用水能达到近200万立方米,相当于一个昆明湖的水量,且主要使用自来水。随着洗车水价费用提高,大家普遍反映‘洗车难’。而如果利用雨水洗车,这些水和成本就能节省下来。”张书函介绍,未来这一技术不仅可以应用到商业洗车场,也可以推广到停车场、社区公共区域等场景。
雨水自助洗车装置是市水科学院打造“海绵城市”的技术产品之一。作为北京市最早开展雨洪利用研究和副,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的技术支撑单位,市水科学院自2000年起开展相关研究,先后从透水铺装、下凹绿地、绿色屋顶、人工湿地、河湖调蓄等技术入手,逐步形成了从源头至末端的多层级海绵措施技术体系。
张书函说,“通过打造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清水活源’减少洪涝压力和径流污染,最终可以实现北京水环境改善和防洪减灾目的,同时达到节水效果。”目前,市水科学院已经支撑通州区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完成了通州文化馆、哈佛幼儿园、北京小学通州分校等多个海绵改造工程。
■ 讲述
“希望更多人从‘要我节水’变成‘我要节水’”
今年55岁的杨胜利,被同事称为“节水专家中的专家”。2006年,他从日本博士毕业后回国工作,加入市水科学院节水技术团队,从农业节水技术研究做起,研究领域逐渐扩展到园林景观绿地节水、节水型社会建设,一干就是12年。
为了获得好的研究成果,市水科学院在通州永乐店建立了一个实验基地,杨胜利一年四季都要到农田里做实验。“哪怕是三伏天,为了获得实验数据,他在30多摄氏度的果园温室中,一干就是一整天。”杨胜利的同事、水科学院,工程师范海燕告诉记者,白天的实验结束后,为了及时掌握实验动态,调整下一步实验方案,他往往晚上还要加班整理分析数据,查阅大量文献。因此,杨胜利经常要住在实验基地,最长的时候可能要住上一个多星期。
十多年来,杨胜利带领的团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累计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6部,获得专利15项,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农业节水科技一等奖等多项科技奖励……如今提起这些,杨胜利只是说“这是科研工作者的本职工作”。
回望这些年的节水工作,让杨胜利最有感慨的还是人们在节水理念上的变化:“过去,好多人可能对节水这个概念都不是太了解。现在看到,好多家庭都花不少钱购买节水器具,好多农民也主动在用节水灌溉设施,这都反映了大家的节水意识有了实质性的提高。”
“希望更多人‘要我节水’变成‘我要节水’。”杨胜利说,为了提升大家的节水意识,近年来,市水科学院组织开展了科技下乡田间大讲堂,并通过把节水技术拍摄成宣教视频、编写成技术手册等形式,把,科研成果进行科普推广,力图通过这些方式,提升公众参与科学节水工作的意识。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周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