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网络社交群遍地开花 它能走多远?

时间:2018-12-10 17:12:15    来源:武汉晚报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同学群、同事群、亲戚群、球友群、亲子群……遍地开花

  网络社交群能走多远?

  “叮叮——”张女士拿起手机,“花样年华同学群”头像闪烁,上次有人在群里发声,还是一个月前。点开一看,原来是一位老同学公布孙子出生的消息,零星两个人道了声“恭喜”,群里再次陷入一片死寂。“曾经的同窗好友,虽然通过网络又重聚在一起,却再也找不回当初的感觉。”张女士感叹道。

  如今,随着互联网社交工具的兴起,网络社交群每个人都有好几个,数量正呈逐年上升的态势。然而,同学群、战友群、亲戚群等以现实社会关系为纽带的网络群活跃度较低,有的甚至逐渐沦为“僵尸群”,而一些以兴趣爱好、共同志向为主题的网络社交群却异常活跃。

  兴趣群延伸日常交际圈

  今年50岁的张女士“触网”11年了。提起最早接触网络的初衷,她坦言是因为“好奇”。“我特别喜欢文学,得知通过网络可以认识很多笔友,互相交流切磋,就申请了QQ号。”用女儿名字的谐音,她给自己取名“心仪”,从此这两个字就成为了她行走网络世界的“代号”。

  通过搜索好友,她认识了文学爱好者“雪儿”,并被拉进一个名叫“烟雨红尘”的文学群。“群成员最多时有100多人,来自天南海北,大多是教师、公务员等公职人员或者个体经营户。”这个因文学相聚的群体,日常会通过网络平台互相分享、点评文学作品,闲时还会玩玩“成语接龙”“小说接龙”等游戏。

  “马帮”是张女士加入的另一个文学群,和“烟雨红尘”松散的管理模式不同,这个群管理相对严格。“群里半个月组织一次征文活动,由‘帮主’出题,成员自发参与,‘作业’交上来,大家一起点评、鉴赏,优秀作品还发表在文学网站上。”张女士告诉记者,这个群几乎从不闲聊,她先后参加过10多次征文活动。“大家入群纯粹是本着对文学的爱好,这个平台很单纯,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展示才华的空间,还提升了我们的文学素养。”

  除了文学,张女士还非常热衷于唱歌跳舞等文艺活动。2012年,她受邻居邀请,加入了“武汉市舞之美歌舞群”。与文学群的纯线上交流不同,歌舞群成员都是本地人,高峰期多达200余人,群主每周组织一次线下聚会,费用AA制。“这个群以休闲娱乐为主,大家每周日固定抽出半天,唱歌、跳舞加吃饭。”张女士介绍,由于同是本地人,群友聊天的话题也更广泛,群里每天都很热闹。“但大家都秉持着一条基本原则,绝不过问私人生活,群友互相以网名称呼,这种相处方式让我们觉得非常自在。”

  张女士说,每周的网友聚会,成为她工作之余的一种娱乐形式。“对我而言,唱歌跳舞是一种特别好的减压方式,既锻炼了身体,也为彼此留足了私人空间,我非常享受这种没有负担的交往方式。”张女士说。

  张女士的女儿也非常支持母亲参与兴趣群活动:“这是延伸妈妈日常交际圈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兴趣交流群“转型”为社会组织

  在网络上,一些以兴趣交流为出发点组建的社交群,也可能因某种契机“转型”为社会组织。

  武汉云豹救援队发起人向东是户外运动爱好者,多年的户外运动经历让他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驴友”,“大家来自各行各业,平时有自己的生活和事业,为了保持交流,我们成立了QQ、微信群。”向东介绍,“群”让来自五湖四海的“驴友”们有了归属感,“新成员不断加入,大家以群为平台交流心得、分享动态。”

  2008年汶川地震,群里部分“驴友”赶赴灾区参与了救援工作,这让他萌生了成立救援队的想法,“玩户外运动的人身体素质较好,户外经验丰富,让我们在救援时能发挥一定的作用。”

  2009年,向东成立了武汉云豹救援队,队内成员大部分来自“驴友”群,由向东出资购买装备及设备,救援队每周定期进行技能培训。“喜欢户外运动的人大多热情大方,对于公益事业也十分支持。”

  成立以来,云豹救援队参与了“东方之星”沉船、老挝巨型大坝溃坝水灾等事故、灾难的救援行动,成为了一支实力强劲的民间救援团队。

  从业余到专业,从兴趣到事业

  2009年,江汉区青少年空间负责人陈宇组织家长成立了“武汉自闭症家长联系群”,并担任顾问。“我想让这个群成为患儿家长‘抱团取暖’的‘心灵港湾’,大家相互打气,共渡难关。”

  “最初群内的气氛很低落,许多家长入群第一句话就是‘我撑不下去了,太累’,甚至有轻生的言论。”陈宇第一时间开导家长,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我们一方面引导家长积极面对孩子的病情,另一方面传递一些与自闭症相关的知识,早干预、早治疗。”

  慢慢的,群成员越来越多,除了家长外,还吸引了一些社工、康复师加入,最多时达到1400多人。“除了开导家长,我意识到还可以开展项目和活动来帮助他们。”陈宇介绍,通过“幸福童行”“小脚丫走武汉”、手工艺品义卖等一系列活动,不仅孩子的变化非常明显,很多长期被负面情绪笼罩的患儿家长,也摆正了心态,不再无助和迷茫。

  去年3月,一位群友的孩子不慎走失,孩子父亲心急如焚,将寻人启事发到群中,附近的群友纷纷关注、转发,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孩子得以找回。回想起这段经历,陈宇感慨良多:“虽然非亲非故,相同的经历却让他们像一个大家庭,互相依靠、扶持。”

  网络社交群能走多远?有人认为取决于组织者和群主是否具有号召力和组织能力,是否愿意自我牺牲为大家服务,包括群里的骨干分子是否活跃,有没有大款赞助为大家谋福利等。

  对此,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教授梅志罡认为,网络社交群活跃与否和网络关系的建立有关。网络群体因为一致的价值观念和共同的目标结成关系,比如说兴趣群因为一致的兴趣行为走在一起,“驴友”群因为明确的价值导向保持联系,这样的群往往长久些。而同学群、战友群,则是原先有共同价值观念的一群人,在走上社会后,生活、事业发生变动,共同价值随之变化,因此联系度反而越来越低。亲戚群则是一种亲缘关系的连接,除了逢年过节发红包,聚会时热度较高之外,平时各忙各的,几乎缺少交流的兴趣。“总而言之,网络社交群持续活跃的关键,不在于连接方式,而在于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愿望。有句老话叫‘道不同不相为谋’,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记者曹欣怡 乔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新讯网无关。新讯网不对文章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