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诗的作者杜牧最近火了。近日有媒体报道,唐代诗人杜牧的墓地变成了菜地,原因是墓地被村民挖墓土盖房给毁了。但是,西安市仅仅把“杜氏家族墓”而不是“杜牧墓”收入名录,作为一个不可移动文物点进行保护。
西安市文物局督察与安全处处长吴青接受中国之声记者采访时表示:“杜牧墓”的说法并不准确,仅凭文献资料,不能称之为“杜牧墓”。那么,那里为何变成了菜地?“杜牧墓”和“杜氏家族墓”又是什么关系呢?
村民私自挖墓土盖房,导致“杜牧墓”遭平毁
在西安市长安区大兆街道西司马村,村民口耳相传村子西南角埋葬着唐代大诗人杜牧。西司马村68岁的村民关山,一直从事村史修撰工作,他告诉记者杜牧墓确实存在。
“这是真的,就是杜牧的墓,杜牧嘛。在村子的西南角是一个祖坟茔,埋了二十多位杜家的人。墓群嘛,保存两千多年了,现在已经都平毁完了,杜牧的墓也毁了。当时这个墓有七八米高、地盘四方有二十五六米大。”
村民关山的说法可以在文献资料中得到印证。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长安县志》有记载:‘杜牧墓,葬少陵原司马村先茔,自为墓志。’其墓建国后尚存,在司马村西南,高约7米,面积约1亩,墓顶有一大树,60年代遭平毁。”
关于杜牧墓遭毁坏的原因,村民关山回忆,在60年代时,由于文物保护意识不强,村民不时私自挖墓土盖房,导致墓土被挖尽,冢的,只,下一个方坑。
对此,西安市文物局督察与安全处处长吴青称,历史上当地为了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对土地进行平整,这个区域就变成了农田。
“关中这块儿的土地好多都是60年代平整土地的时候平整的,坟头全平了,很多坟头都平了,就是把它的封土,地面的上东西都不见了。”
西安市文物局干部:“杜牧墓”的说法不严谨,不能称之为杜牧墓
难道诗人杜牧的坟冢就应因此而受到冷落吗?为什么官方至今都没有对所谓“杜牧墓”进行修葺和保护?
据西安市政府官网显示,西安市2012年公布的《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西安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的通知》正式认定“杜氏家族墓”在西安市大兆街道。对于最近媒体提到的“杜牧墓”的说法,知情人士透露,这可能是某酒厂的商业炒作行为。
西安市文物局督察与安全处处长吴青对“杜牧墓”的说法也并不认同。
“重要的问题是,它把概念给悄悄地替换了。他直接就认为杜牧墓是一个明确的地点了,他把杜氏家族墓和杜牧墓划了一个等号。对于这个所谓的杜牧墓的话,实际上目前不存在。”
吴青称,目前西安市仅把“杜氏家族墓”收入名录,作为一个不可移动文物点进行保护,“杜牧墓”在“杜氏家族墓”中的说法也不严谨。
“不能确定,文献认为是有这个可能。因为文献有记载,说他这个家族都埋在这儿,都在这个祖茔,那他肯定是家族的成员,但,具体是哪个点,是不清楚的。学术上这样讨论都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把它作为定论的话是不可以的”
据了解,在考古界,如果要确定名人墓葬,考古学的支撑是一个标准。
“说家族墓就不能说个人,说个人的话就必须拿到,要么有墓志铭,要么里面发掘以后的话有重要的文字和相关的一些东西。例如现在刘贺墓,刘贺墓,挖着挖着发现印章了,印章,这些东西都是非常明确的证据,,确定它是刘贺墓。”
目前没有系统性的勘探和挖掘计划 将完善保护和利用方案
既然史料记载确有其事,那么为何不对“杜氏家族墓”进行勘探呢?吴青称,目前主动和被动挖掘的条件都不存在,此外,作为历史遗存,风貌本身的保存比弄得很清楚要重要的多。
“目前我们没有这种计划,我们国家的考古发掘政策是不主动发掘,基本上是抢救性发掘。什么是抢救性呢,就是这一块可能要有重大的工程建设或者要用这块儿地方,就需要进行考古的抢救性发掘。第二种发掘就是主动性发掘,但是目前在国家文物局和考古界,都是不主张用名人墓去进行主动发掘。”
西安市长安区旅发委对此也发布了说明,称下一步,将在以前收集资料、组织考证的基础上,聘请文物专家对该处墓地是否为杜牧墓进一步进行考验认定,并初步编制保护和利用方案。如果确认,将迅速完善并实施保护和利用方案。
记者 常亚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