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立足小而精 解决大问题

时间:2018-11-19 11:14:59    来源:经济日报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立足小而精 解决大问题

  黄 进

  城在乡中、村在田中、人在画中……走进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乡城县,随处可见错落有致的白色藏房、一条条平坦整洁的村道直通家门口。地处川滇两省交界的乡城之美,不在于高大上的大川大景,而美在民俗、美在内涵、美在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在脱贫攻坚进程中,乡城县立足“小而精”项目,从群众急难问题抓起,使群众点滴梦想变为现实。

  群众的“关键小事”就是政府的“头等大事”。

  4年前的乡城农村,基础设施十分落后,入户硬化路仅为20%,贫困人口6834人,贫困发生率为26.6%。更让人揪心的是,贫困群众自我奋进的行动意识和组织能力明显不足。一方面要顺应群众美好生活需求全面奔小康,另一方面要面对异常拮据的财政压力。群众门前的一条路、一座桥等急难问题如何解决?群众的内生动力如何激发?

  经过充分调研,我们出台了“县财政资金50%以上用于新农村建设,其中50%资金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整合涉农和财政两方面资金,实施了以小水、小路、小桥、小能源为主的“四小工程”,项目来源由村两委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按“受益面、项目轻重缓急、群众支持率”三方面进行讨论,提交乡镇审查,县审定确定。项目大多是资金量小、技术难度小、施工量小,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且急需解决的小项目。项目以政府提供建材、群众投工投劳的方式实施,让每一名群众都参与到建设、工程管理、资金监管、后期维护的过程中。村两委将建成的项目按照“民决、民建、民管、民享”原则,实行分段、分类、轮流管护或专人管护。

  经过4年持续不断的建设,全县累计投入资金近1亿元,实施了412项“四小工程”,农牧民投工投劳合计达4000余万元,全县89个行政村全部受益,并在全州农村率先实现通村通户路、居民用电、安全饮水、通信网络、广播电视信号5个基础设施全覆盖。

  通过“四小工程”的实施,既赋予了农牧民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自主权,提高了农牧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打破了由政府代建、一包了之的传统格局,又进一步融洽了干群关系,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强大活力。

  近年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支持下,藏区基础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贫困群众精神脱贫仍需加力加劲。在脱贫工作中,如果扶贫不扶志,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即使暂时脱贫,也可能会再度返贫。

  春风化雨是大事,我们出台五大计划增强群众脱贫动力和活力。

  劳动收入奖励计划。与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西南财经大学合作,在沙贡乡、白依乡和热打乡开展劳动收入奖励计划试点,对试点村进行种养业和劳务收入项目试点,试点期间贫困群众就业率和劳动时间明显提高。

  新时代、新生活、新风尚计划。打响干部慵懒散歼灭战、城乡环境治理阵地战、陈规陋习运动战“三大战役”,并开展“文明家庭、平安家庭、守法之家”创建、“敬亲孝老、致富带头榜样”选树和“最美庭院、最美村寨、,家风、最净家庭”评比的“三创两树四评比”活动,树立农村新风尚。

  户内配套附属设施奖励计划。对建卡贫困户和非建卡贫困户,分类分层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保质保量完成畜圈、厕所、庭院等配套附属设施建设的,一次性进行奖励。

  青少年促进计划。分类分层制定针对学生、教师的奖励,激励学生用心学习、教师爱岗敬业。

  乡村干部例会制度计划。针对乡干部藏语表达能力不够,村干部汉语表达能力不够及文化素质不高等问题,实施乡村干部例会制度,乡干部和村“三职”干部按月轮流进行工作汇报,注重锻炼乡村干部藏汉双语表达能力。

  群众利益无小事,打赢脱贫攻坚战,只要我们干群同心,把“小”的文章做足做好,把事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的小问题切实解决好,就会汇聚起强大的脱贫力量。

  (作者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乡城县县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新讯网无关。新讯网不对文章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