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愿留守儿童的心灵不再“留守”

时间:2018-10-24 09:23:29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愿他们的心灵不再“留守”(评论员观察)

  关照留守儿童细腻敏感的精神世界,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拥抱,还他们一个美好的童年,是为人父母的义务,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任何东西都比不上父亲给我的那一个眼神”“那个拥抱和那句话,一直给我力量”“我抱着爸爸说:‘你做的玩具是世界上,的玩具’”……一个留守儿童的作文《我太爱那件礼物了》中,几句简单的话,勾勒出这一群体细腻敏感的精神世界,让人们看到一颗颗渴望陪伴的孤独心灵。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不断增加,改变也一直在发生。前些年,在四川凉山“悬崖村”,孩子们背着书包在悬崖峭壁间艰难前行的身影让人牵挂。如今,有了坚固的钢梯、新建的通信铁塔、连着网线的路由器……大凉山孩子们的求学之路变得顺畅了。不过,守护留守儿童的心灵成长,却依然任重道远。前不久,2018年度《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出炉,这已是这一白皮书连续第四年发布。从此前的“陪伴”“守护”,到今年的主题“牵绊”,白皮书也在不断走进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

  记录和分析不同类型留守儿童与父母的亲子联结,聚焦留守儿童情绪状态的心理机制,有利于探索出有效的心理帮扶路径。比如,孩子虽然最需要亲情陪伴,但研究发现短暂而粗糙的相聚、亏欠心理下的补偿,比不上平时的涓滴交流;比如,父母都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更倾向将真我一面掩藏,因此偶尔回家“看看”,可能不如平时多打电话;再比如,大人外出打工,可以得到孩子的理解,但父母关爱的缺失,却能造成难以抚平的伤害。应该说,近些年社会帮扶力量的进入,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留守儿童家庭或学校的物质条件,不少志愿者的倾情付出给予了孩子情感的抚慰,各种文体活动的开展填补了时间的空白。然而,这种来自社会第三方的努力,难以从根本上缓解造成亲子关系淡漠的时空分离。

  有人用“归期不定、前路不明、何去何从”来总结留守儿童的心理状态。实际上,对成长中的孩子们来说,比物质匮乏更需要的是来自父母的精神上的慰藉。彼此牵挂的父母与孩子,是什么成了他们之间情感交流的障碍?从帮助孩子到帮助家长,如何纾解两个群体的共同焦虑?可以说,将这些问号拉直,在爱与被爱之间传递力量、消除误解,更有利于帮助这群孩子免于孤独,克服迷茫消极的负面情绪,从而走出心灵的困境。

  ,总书记强调,要关心留守儿童,“让他们都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时至今日,留守儿童群体面临的已经不仅仅是如何长大的成长问题,也是如何发展的教育问题、如何谋生的社会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和措施,加强管理和服务。纪录短片《棉花村的孩子》中,有一名叫小凤的女孩,早早辍学陷入迷茫,随父母出门打工身心疲惫,再想回去读书却已没有了退路。小女孩的故事反映一系列待解的命题:随迁子女的教育权利如何得到保障?学校如何在心理健康、人格养成上发挥更大作用?强求父母单方面“弃城还乡”并不现实,依赖留守儿童的自我调节效果不佳,唯有用社会大家庭的力量搭建情感沟通的渠道,培厚亲子关系的土壤,才能让留守儿童的情感世界充满阳光。

  在白皮书发布会的摄影展上,一幅作品尤其引人注目。一个孩子紧紧握住满是磨痕的座机话筒,斑驳的墙上刻的是几串难忘的电话号码。一个完整的中国视野,不仅需要看到高楼大厦,也需要看到乡村田野。关照留守儿童细腻敏感的精神世界,给他们一个温暖的拥抱,还他们一个美好的童年,是为人父母的义务,也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盛玉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新讯网无关。新讯网不对文章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