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足球筑梦师 守护足球梦

时间:2018-07-05 16:11:33    来源:广州日报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点击进入下一页

  费利佩和学员们一起做热身运动。

点击进入下一页
点击进入下一页

  编者按

  2018年俄罗斯,鏖战正酣,“足球福地”广州也掀起了新一波足球热潮。自从上世纪90年代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广州在中国足球版图就一直勇立潮头。

  从今日开始,本报连续推出“足球梦·广州心”系列专题报道,展示活力广州为推进中国足球文化进行的耕耘、传承与创新。

  从职业化之前到职业化20多年后的今日,广州从不缺少默默奉献、用心耕耘、创新进取的足球人。从数十年坚守基层的老教练,到球星转身的青训教练,到大力推广足球运动的中学校长,再到远渡重洋而来的外籍教练,广州足球有心、有力、有人。他们的故事,是广州足球的故事,也是中国足球的故事。中国足球的梦想,也是广州足球的梦想。

  中国足球队何时将再次出现在,的赛场上?2022?2026?2030?那时候的国脚,会有多少人来自今日的广州绿茵?我们来看看,现在正默默耕耘在广州青训一线的教练们。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谢泽楷

  巴西教练费利佩:

  广州正在形成

  足球社区化趋势

  两年前,巴西教练费利佩和同胞来到广州。在经纪人团队的介绍下,他们想在广州开展足球青训工作。后来,有些同伴因为达不到要求,有些同伴因为家庭原因,先后离开广州。费利佩留了下来。目前,有来自北京等其他中国城市的青训机构邀请他去执教,但都被他拒绝。费利佩说:“在中国的城市中,广州在足球方面是最有前景的。”

  此前,费利佩在广州爱奇体育俱乐部负责2008年龄段和2009年龄段的幼儿足球教学。“刚开始教孩子们足球的时候,小孩刚起步,水平比较低,当时我在想怎么才能教他们?”那段时间,他用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考察小球员们的足球基础,然后按他们的水平,把他们分成不同的组别,再因材施教。

  费利佩也曾是职业球员。他在7岁的时候,在巴西达伽马俱乐部接受足球训练。球员费利佩也曾留洋,曾在西班牙第三级别联赛和克罗地亚联赛踢球。结束球员生涯之后,他又在达伽马开始教练生涯。来到广州之前,他在巴西培训过U10、U11、U12、U16和U17年龄段球员。

  费利佩表示,他此前培训的小孩中,有7名球员进步速度,快于巴西同年龄段的高水平球员。他认为这些球员有实力与那些巴西球员交手。“广州的小朋友非常有教养,他们需要更长时间(训练)。”

  过去两年时间里,费利佩也遇到一些他此前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此前,费利佩有一名学员,被家长逼着来训练,学员自己当时并不喜欢足球。今年,那名学员告诉费利佩,他希望将来能够成为职业球员。费利佩说,这让他自己开心了很长一段时间。

  费利佩关注广州球队的表现,更关注中国足球在青训方面的举动。“现在有很多机构和组织在推广足球运动,学校、职业俱乐部、青少年俱乐部等。广州的小孩有更多的地方可以踢球,正在形成足球社区化的趋势。孩子们需要更多比赛,比赛是球员成长的摇篮。”

  马木生:

  这辈子都献给了足球

  中国足球职业化之初,广州足球涌现出一批具备南派足球“小快灵”特点的球员,带领广州队南征北战。时至今日,这批特点鲜明的球员,变成广州足球的名将名宿。其中,很多人转型成为一线教练,成为青训教练。

  球员退役多年,当年他们在体校的启蒙教练也在慢慢老去。“我这辈子,都已经献给了足球。”说这句话的是马木生。职业化初始,那批广州足球名将之中,不少球员是马木生的弟子。比如,当年坐在自行车后座去训练的彭伟国和彭伟军兄弟。从马木生门下走出的球员,开创了广州职业足球第一个辉煌的时代。

  “左手哨子,右手鞭子。”那时候,马木生训练小孩,给家长们留下风格严厉的印象,但这挡不住家长们把小孩送到他那里。从当年的彭氏兄弟到这两年,马木生没有离开过广州足球的基层青训。

  每天下午5点,他就在球场等着放学的小孩。他长年戴着鸭舌帽,嗓子因为每天都督促球员变得沙哑。一年365天,马木生只会在春节那几天放下哨子。2015年,他在天河体育东球场带小孩训练。后来,他又去到龙洞,在渔沙坦小学和高塘石小学教球。

  今年开始,马木生长年累积的伤病加重,身体无法支撑他继续此前那样的高强度工作。“关节、腰部,以前落下的老伤现在都加重放大了,要理疗。身体感觉越来越不行,今年出去的次数也少了。”

  马木生总是坚持亲自示范技术动作,再给孩子们一个个纠正。“不示范,小孩怎么可能练得好?”于是,伤病就一点一点累积起来。

  采访马木生的那个晚上,他在给自己熬中药,调理身体,他的爱人忙着带孙子。他的孙子目前已进入职业俱乐部的梯队。他教过的2006年到2008年三个年龄段的球员中,目前也有不少人进入职业梯队。

  马木生以前教过的小孩,如今已经变成小孩的教练。“广州足球、中国足球需要更多教练,更多好教练。”马木生担忧的是,基层青训教练数量不够、能力不足。他认为,要把一批从零基础开始踢球的小孩带好,第一要素依然是教练。“教练要有能力、敢负责。”近年来,他也把精力放在培养基层教练上,他想把自己数十年来的经验传授下去。现在,马木生到一线带队训练的时候少了,但他依然会到学校、体校的训练场,看着他的弟子,带着一批又一批小孩训练。

  “青训不应只看重成绩,更要以长远目标去培养青少年球员。扎扎实实,要有计划,有长远计划。最重要的是,踢球的小孩未来能有好的发展。”马木生说。

  彭伟国:

  广州足球有底蕴

  2012年,广州岁月明星足球俱乐部成立。这一年,距离彭伟国低调退役已过去11年。1994年,甲A元年,彭伟国和胡志军等队友一起,力助广州太阳神获得联赛第二名。同年,他为中国队披挂上阵,夺得亚运会第二名。那一年,他23岁。此后,他先后转会至前卫寰岛、加盟深足。随着挂靴,暂别足球数载之后,彭伟国又回来了。

  在中国球迷埋怨现役中国球员技术粗糙的时候,谁又还记得当年那支以“小快灵”的南派足球为特点的广州太阳神队阵中拥有众多技术细腻的球员。这也是彭伟国如今投身广州本土青训的目的之一,为广州培养更多有本土特点的球员。

  2015年,彭伟国正式投身广州及周边地区的足球青训事业。目前,这家俱乐部已在培英中学、一德路小学、同德围小学等多所广州市中小学,展开校园足球普及推广和培训工作。俱乐部已拥有4个年龄段梯队。俱乐部的精英学员超过100人,普通学员超过500人。

  投身青训3年,彭伟国坦言这份工作比当球员辛苦艰难,“肯定是做青训难。踢球的时候,比较轻松,管好自己,跟队友配合好踢球就行。搞青训,顾及的东西很多,周期长,也是比较寂寞的工作,这需要有耐心、有爱心。”

  退役之后,彭伟国曾经经商。在离开足球6年之后,他回归足球。彭伟国投身青训的念头,在退役之初就已存在。“近些年,国家非常重视青少年足球培养,非常支持这项工作。搞了3年青训,看到国内有越来越多的小孩愿意踢球,还看到了很多好苗子。”彭伟国说。

  作为广州本土球员,彭伟国总会提到广州足球的底蕴和特点。“广州足球有底蕴,出了不少人才。广州足球的技术特点不能忘,‘小快灵’不能忘。所以,现在要从小培养,挖掘培训,教练员师资也要提高。要从更小的年纪抓起,在上小学前,小孩就要开始接触训练。这样对于他们的成长,会有很大的帮助。”

  温炳林:

  30年的器材

  代表30年坚守

  广州有一所小学,叫后乐园街小学。后乐园街的足球队很厉害,多年来都是市里数一数二的球队。后乐园街还走出很多退役的和现役的广州球员,还在踢球且深受球迷爱戴的一位,是广州富力的卢琳。

  这一切,有后乐园街小学的管理层和老师的努力,也有温叔付出的一份心血。温叔名温炳林,但从一、二年级的学生和他们的家长、老师,到后乐园街的街坊们,都叫他“温叔”。温叔在这所小学教小孩踢球30年。

  20多年来,广州职业足球走过一条从高光到蛰伏再到高光的曲线。但在青训层面,这座城市一直保有自己的一套模式,从未间断。广州足球青训事业里,有马木生这样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的体校教练,也有温叔这样在校园数十年如一日坚守的教练。

  作为广州现役本土球员代表的卢琳已年过三十,是温叔带过的学生。近两年才进入广州职业球队的不少年轻球员,也曾是他的学生。许多已经退役的广州球员,也曾在温叔门下练球。数十年来,后乐园街小学作为传统足球强校,多年来不断为广州队输送人才。温叔一直坚守在一线,为那些处于启蒙阶段的球员打开了足球的大门。

  到如今,依然有家长愿意把小孩送到温叔这里练球。有些小孩家住得远,为了有更多时间训练,他们直接住在温叔家里,周末和假期才回家。足球教练温叔变成了他们的“保姆”。

  去年年底,温叔进行疝气手术。当时,医生要求他至少静养两个月。但术后仅仅过去一周多,温叔就回到后乐园街小学,一瘸一拐地带着他的学生训练。

  后乐园街有两个相距10分钟左右路程的校区,一个校区有一块人造草坪球场。不管天气冷热,只要满足能训练的条件,只要有一个学生在,温叔的早课和晚课都不会落下。每天早上6点30分左右,温叔拿着器材,小孩排着队,走到有人造草坪的校区训练。

  下午4点30分,学校放学,草坪留给高年级球员,低年级的学生就到另一个没有草坪的校区找温叔,他们在操场上练习。温叔早已在那里等着他们,他在水泥地上,督促小孩颠球、绕杆,练练射门。

  温叔指着那些在绕杆的学生说,“这些杆子,以前都是卢琳他们用过的。”杆子被温叔故意摆乱,间隔密集。他要求学生就在没有摆放规则的绕杆中带球。杆子的底座是铁质的,已经生锈。温叔说,这些训练器材大部分是他用了30年的,舍不得扔掉。杆子坏了断了,他就截一段塑料水管装上修好,继续用。

  邹俊:

  热爱竞争才能面对竞争

  今年5月25日,“富力杯” 广州市第四届中小学生足球联赛初中男子U15组别决赛中,广州市第89中学在决赛中以2比3惜败,无缘,。

  赛后,89中校队很沮丧,但该校校长邹俊说:“不论输赢,要想的是输球的客观原因。还要找到输球的主观原因,要反思。反思的过程比输赢重要。我看中成绩,但又不只是成绩。我更看中的是学生在他人生中遇到的挑战,以及这些挑战带给他们的价值。”

  在广州校园足球的版图中,第89中学在足球竞技层面上的实力,不是最强的。但在校园足球普及,尤其是足球文化普及推广方面,这所中学有自己的模式和方法。自2012年担任该校校长以来,邹俊就一直在校园里普及、推广体育运动。其中,就包括足球。在这一过程中,邹俊和第89中学,也探索出“体教结合”的发展路径。

  近年来,校园足球日益重视。作为一座拥有足球青训基础和足球人口基础的城市,广州市在原有多所足球传统强校的基础上,近年来也出现了不少新兴的以足球为特色且取得不俗成绩的中小学。

  在邹俊担任校长之前,这所中学已拥有一定的足球基础,是足球传统特色学校。上世纪90年代,第89中学拥有足球场,加上数名老师都是足球专业出身,当时就已开始在学校推广足球。2016年,这所中学与中超俱乐部广州富力正式合作。通过广州富力选拔测试的球员,可以推荐入读与俱乐部合作的中学,第89中学是其中之一。

  邹俊担任校长以后,第89中学在足球项目上设专项资金,同时保障场地建设和器材装备。通过开设足球课和足球嘉年华等活动,这所中学里形成了浓厚的足球氛围。用邹俊的原话来表述,“至少女同学也能看懂足球比赛。”

  有些球员的家长只希望孩子把球踢好,将来能被职业球队选中;有些家长则刚好相反,孩子学习成绩一下降,就不让他踢球。在推广足球的过程中,邹俊和学校老师们还要做好家长的教育工作。

  在推进足球等体育项目的过程中,邹俊也探索出一套国际化的、中西合璧式的模式。此前,每个月学生的体育课中,有一个星期会留出一节体育课,专门进行足球项目。后来,邹俊发现将足球课集中效果更好。现在,第89中学每个学期中,有一个月的体育课都是足球课。

  “我本身是语文老师,知道中华文化的精华。只有中西融合,才能形成新的体育教育理念。”邹俊说,“艺术和体育是一辈子的事情,不能缺失。体育教育是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体育产生竞争,厌恶竞争就是人的退化,希望我的学生热爱竞争。”

  广州足球文化热

  足球活动贯穿整年

  借今年,的时机,广州市教育局从年初开始预热,有贯穿一整年的足球相关活动。比如举办足球挑战赛,让学生参与足球技能比拼;比如举办足球知识竞赛,而且是可以在线上参加的知识竞赛,让学生和家长都能参与进来,扩大普及面。此外,在广州市校园中还会举行各种与足球相关的绘画、摄影和征文比赛,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校园足球之中。据介绍,除了校园足球的教练和体育老师,其他学科的老师也会参加足球方面的培训,还会举办教师足球课堂教学大赛。目前,广州市拥有自编的足球读本,足球相关的科研课题也在全省名列前茅。

  今年5月结束的“富力杯”广州市第四届中小学生足球联赛,前后一共有超过1300支球队参赛,数万名广州中小学学生参与其中。目前,广州市中小学以学区为“辐射单位”,各所学校共享场地和教练等训练资源。据统计,广州有700所左右的足球推广学校。今年10所校园足球最,的学校将被选为“基地学校”,继续带动其他学校的校园足球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新讯网无关。新讯网不对文章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