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荒野:
自给自足生活实验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李行
3月14日,唐冠华在自己朋友圈发了一段长度10秒的小视频:傍晚,一片山间野地上,前景是三个人的小乐队在唱歌,中间是戴着线帽的唐冠华在拉小提琴,右边是他的妻子邢振坐在草地上打手鼓,左边是戴着黑色墨镜的日本青年吉福遥树在弹吉他。后景是一片正在燃烧的荒草。烟雾缭绕中,唐冠华唱起“不可知,明天还要问市场,自由或许问西洋,很正常,一朝悲歌成金曲,愁容骑士更多余,谁用运气换呼吸,谁用灵魂换稻米……”
这首歌是,青年旅店乐队的代表作《乌云典当记》,曾作为智利电影《NO》的中文主题曲被青年群体传唱。歌词与电影主题契合,都是表达民众对另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权。而唐冠华本人也一直在选择一种不同于绝大多数人、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
雾霾绑架呼吸,房价居高不下,时年19岁的唐冠华发愿赤手空拳改变生活。从2009年开始的近10年间,他先是在青岛崂山清凉涧度过了5年近乎原始人的生活,创办了“自给自足实验室”,研究如何仅仅通过自己的双手满足衣食住用行等生活需求。之后,又在2015年在福州闽侯县关中村发起共识社区实验“南部生活”。并基于此实践开创了共同理念者一起生活建造、择邻而居的共识社区生活方式。
因为对“南部生活”共识社区理念的认同,已经有来自日本、德国等不同国家的人们前来这个社区生活,其中包括IBM工程师、艺术家、志愿者等等。目前社区内有8位长期居民,近200多名短期访客。
从最初在青岛尝试自给自足生活开始,唐冠华夫妇就引来了众多媒体的关注,从当地媒体到央视、BBC、NHK、纽约时报等等媒体都曾前来探访。唐冠华也被冠以“中国共识社区第一人”的名号。与此同时,网络上当然也出现过唱衰和质疑的声音。有人认为这种生活方式只是乌托邦式的幻想,也有人斥责他炒作,想出名。
“其实并不是说我做的事情多伟大,从2009年开始,生态环境的恶化引起了政府的关注,所以媒体导向就转到了保护生态类型的生活方式。对于质疑的声音,我觉得他们可以亲自来这里体验一番,再评价不迟。媒体的报道,确实把我的理念传达给大家了,也让我在最初艰难的几年里获得更多的心理支撑。”回忆起这些年,唐冠华这样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进山
1989年出生的唐冠华一度以为自己以后会成为企业家。从小喜欢钻研电脑,初中时便以修电脑赚取零花钱。高中没上完,他就离开学校创办了广告设计公司。挣来的钱除了旅行就是跟朋友们一起玩乐。因为工作室就在青岛美术馆对面,一个靠海的大院子,当地的文艺青年经常在此借宿、做饭、玩音乐、喝啤酒。“他们也没什么钱,都是年轻人,都睡在地上,自己做饭吃。有一次一周都在吃土豆,用各种各样的做法。”唐冠华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
好景总是不长,身边的年轻人随着现实的“钱途”考虑换了一茬又一茬,这让唐冠华有些失落。他开始思考,“钱真的那么重要吗?在现代社会里,没有钱,我该怎么生活?”后来,他觉得既然这些问题不可能在形而上的思考中找到答案,那么,为什么不在现实中找答案?
随即,他关掉了自己的工作室,背上装着馒头和咸菜的登山包,踏上了寻找答案的未知之路。第一站,就是青岛边上的崂山。对于“生菜和油菜、小麦和水稻之间的区别一无所知”的唐冠华来说,吃饭可以靠馒头、生菜椒、溪水解决,睡觉可以靠着一个睡袋,毕竟夏天山野的晚上并不冷。令他没想到的是,因为一直挖坑如厕,到,无坑可挖的时候,排泄成了问题。随后,他不得不自己学习建造一个竹子做的化粪池。
他从当地农民手中租了一间破旧的砖房,在网络发布招募志愿者。前后有2000多名志愿者、市民、学生参与,以就地取材、废物利用的原则,最终完成了一栋由轻钢、木、竹、布、三合土、花岗岩以及1.5万个饮料瓶组成的占地面积28平方米的手工房子,并且开始种植韭菜、生菜等蔬菜。
此时,妻子邢振看到唐冠华的决心,决定放下自己的工作,上山来支持他。
和唐冠华不同,邢振之前从没想过自己会成为“回归自然”的先锋。在学习经济专业五年后,邢振开始了一份朝九晚五的证券公司工作。但咨询工作实际上是另外一种销售。公司的业绩考核时常让她感觉到压力,下班之后电话拜访客户也是常态。
之所以进山,起初她是希望有更多时间陪在丈夫身边。一年后,她的想法清晰了起来。她形容自己以前是个“随大流的姑娘”,总是从众。“我不知道该怎么样独立思考,好像顿悟了一样,”邢振说,“我忽然意识到自己以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融入一个众人接受的价值体系,而我根本不理解那套东西。”
有了安身之处,夫妇二人拜访了当地学者和手工艺师傅,学习如何酿造醋、酱油和啤酒,如何纺线织布,如何饲养家禽,如何制作器皿和肥皂。他们将一辆自行车改造成了发电机,还造了一台洗衣机、一块太阳能电池板,以及一台小型风力发电机。
随着青岛第一家地方媒体的报道,唐冠华的生活方式开始被更多人了解。好奇的人群蜂拥而至,批评浪潮也随之袭来。对此,,电视台的一档访谈节目还进行了报道。受邀来到节目中的名人嘲笑他们“挑战现代文明”,指责他们“痴心妄想”,讥讽他们没法在节假日招待父母。就连他们的朋友也颇为困惑。
与此同时,很多倡导生态保护、回归自然的社会论坛也开始邀请他们登台演讲。唐冠华和邢振表示,他们这一项目既不是为了宣扬一种苦行的生活方式,也不是为了抛弃现代化的成果,而只是想为无法适应现代都市社会的那些人探索出另一种生活方式。正是在演讲中,他碰到了福建正荣公益基金会的负责人。因为认同唐冠华的理念,对方愿意提供500亩土地供唐冠华实施共识社区计划,并不做过多干涉,这正是唐冠华梦寐以求的。“崂山是第一步,确定自给自足是否可行。通过他在崂山的实践,这一点似乎基本实现了。第二步则是扩展项目规模,吸引更多人参与其中,而与正荣基金会的合作恰逢其时。”唐冠华说。
“南部生活”公约
在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后,2015年夏天,唐冠华夫妇决定离开崂山,南下福建。
在位于福州闽侯县关中村的500亩土地上,唐冠华发动社会,,让低收入的艺术文化工作者、自然农耕实践者、乡村教育探索者、手工传承人无经济门槛地过上自由团结奉献利他的自给自足共识社区生活,并在一起发挥所长,共同创业。
一年内,他吸引到了先后毕业于清华、北大建筑系的日本青年吉福遥树、德国工程师西蒙、IBM工程师董旭、艺术家于伯公等人加入社区,成为常住居民。社区最终被命名为“南部生活”。
目前,唐冠华已经用简易材料建好了自己的卧室、厨房、干湿分离式卫生间,并已入住。吉福遥树为社区规划了一个餐厅,目前正在建设中。董旭在地里种上了蔬菜、果树,邢振开设了自己的纺织课堂,于伯公开设了自己的弓作坊,用以DIY制作单体弹弓。除了唐冠华夫妇,其他人目前大多租住在当地村民的房子里。
他们共同制定了与土地为善(不用化肥、农药、除草剂)、与村庄为善(遵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不破坏乡居生活的安宁)、与伙伴为善(不恶意竞争,彼此平等互助)的生活、工作三项原则。正荣公益基金会为社区设立了专项基金,并把所有公共账目定期公开。社区还设了一名财务人员跟踪账目,并根据各项目预算拨付资金。
社区约定:所有在社区或与社区有关的活动中发生的交易,都使用南部生活社区币,该社区币可与人民币进行1:1的等价兑换(可浮动)。消费者可以使用该货币购买与社区相关的产品与服务。
有客人来访社区时,访客需在专门的接待人员的引导下进行个人信息登记,可以租住在村民或者社区居民租住的房子里,并根据预计驻留的时间长短,来兑换200、500或1000元不等的社区币。访客打算驻留社区时,社区会发给帐篷、被褥等日用品,如果访客可以协助志愿工作,或是参与志愿工作,社区则可以向其退还一部分资金。收费标准是,露营地:30社区币/天、200社区币/周、500社区币/月,宿舍:50社区币/天,就餐:20社区币/餐。
在社区建设的初期,社区公共基金低于10000元时,居民销售了产品、课程后,需拿出不低于50%的利润赞助到社区公共基金中。社区公共基金超过10000元时,销售者需拿出不低于20%的利润赞助社区公共基金。社区公共基金超过100000元时,销售者需拿出不低于10%的利润赞助社区公共基金。
公共支出包括公共活动物资的采购、公共设施的设置和维护、活动物资的采购等。例如:公共空间家具添置与装修、露营地的建设、路牌导引的制作和安装、宣传品的制作与印刷、路面的铺设和维护、公共土地的拓荒和种植、集体用餐的材料购买与烹调、贵宾接待的人员准备与设施建设等。200元/天以内的开支,可根据事先提交的预算表与财务人员申请及时取款。200元/天以上的开支,须事先提报居民委员会,经讨论后,由决策委员最终决议批准。
每位居民都可以发起对社区发展与个人成长有益的各类项目,申请需提交可行性报告,项目经由居民委员会商议后,由决策委员最终决议,对得到批准项目,社区会酌情分阶段拨付相应款项以落实项目。项目花销需保留发票/收据,及时计入账目。
这些公约都是社区常住居民经过民主商议、投票表决出来的结果。后来的居民也都会就社区公共事务享有同等的投票表决权。在唐冠华看来,这就是一种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宗教信仰、饮食习惯等理念而类聚起来的无国界的人类社群。他没有强制性的约束,社区居民来去自由,即便居民后期想离开社区,也尊重其选择。
但“南部生活”对申请社区常住居民采取相对严格的标准,首先需要提出申请,然后在当地居住磨合一段时间后,经常住居民投票表决通过后,方可成为正式常住居民。“因为这种社区靠的不只是大家价值观的相近,还有脾气、性格相投。这都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后,社区居民才会投票表决。这也是表示对社区常住居民和谐的重视。”唐冠华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
独立之道
其实,共识社区这种生活方式在国外由来已久。自给自足生活方式的先驱人物约翰·西蒙在1976年出版了《自给自足生活指南》一书,被全球倡导回归自然的人群奉为宝典。
1973年,法国利芒,像很多那个年代成立起来的社区一样,他们的发起人是一群嬉皮士,激进的学生和工人。时值美国在越南发起战争,反战之声蔓延于二战后出生的和平一代。他们不满于国家机器的强势,也发现了资本不能承诺的誓言,他们在远离城市的农村里,重新构建了一个属于草根、颠覆式的农业社区。这个社区至今运转良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到那里体验自然生活。
除此之外,还有葡萄牙的塔美拉社区,德国的哲歌社区,英国的舒马赫学院。国内位于河南驻马店的绿色方舟社区、内蒙古的犴达罕营地也都在进行类似社区的尝试。
“共识社区是人类群居生活的一种形式。与其相近的概念有理念村、生态社区、生态村等。共识社区特指拥有共识的某类群体自发组成的独立生活社区。它是我对共识社区这一概念的定义,是逐步完善起来的。欧洲的理念村,往往注重决策上的共识,而我的共识社区,则以共识(共同理念)为主导,以丰富多元的理念,扩充社区的综合性,使其包含了例如:生态村、理念村、生态社区、可持续社区、艺术家社区、基督教社区、禅修社区、素食社区等概念。”唐冠华如此解释自己对共识社区的理解。
从崂山时期开始,唐冠华就把《自给自足生活指南》和《天工开物》等书籍放在手边时常翻阅。他也想把自己学习到的现代自给自足的生活技能做成一本当代版的《天工开物》分享给更多的人。“我们的版权没有卖给任何单位,因此电子版我们可以自由免费发布在网络。大家都可以在网络上免费看到。纸质精装书的推出则作为一种长久收藏存念。”唐冠华说。
他把书命名为《独立之道》,目前在尝试独立出版发行,由唐冠华与朋友耗时5年设计、制作。全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自给自足生活指南”,第二部分为“理念与日记”。其中“自给自足生活指南”包含了:生态建筑、可持续能源、环保日用品、自然食物四部分。涵盖了从建筑、能源、农业到油、盐、酱、醋、糖等日用品的简明制造工艺技术。与以往诸多自给自足类图书不同的是,该书每一种工艺技能都是经过作者唐冠华亲手实践、拍摄、记录的资料。书籍用词没有术语,唐冠华力求做到只需要一把刻度尺就可以建设家园。
“家园计划是什么?”唐冠华一开始并不确切知道,他让朋友帮忙想,朋友信手拈来四句话:“家园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反省,是对如何延续人类文明的探讨。家园并不是苦行僧对人类自身极限的试炼,而是研究如何让人类生活得更加舒适健康。家园不是反城市化,而是让人可以在城市与家园之间自由选择。家园不反对科技,而是探讨科技与自然的融合。”
也是因为要践行“家园计划”的理念,他在近十年间参与支持了众多文化艺术和社会行为的实验行动。
唐冠华常常对媒体说,生活并没有明显的休息和工作的区分。“对我来说,家园计划就是一个工作,和其他工作没什么区别,就是没有老板,所以更要尽力。”邢振也提到,“这其实和我们平时的工作没什么太大区别,家园计划也是工作。但我自己穿着自己做的鞋子、衣服,吃着自己种的菜,更加有满足感。”
(《中国新闻周刊》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