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桃花洞,便进入“豁然开朗”的秦谷景区。 高慧 摄 中新网常德3月26日电 题:湖南常德桃花源深耕“农文化” 冀成休假“世外桃源”
记者 邓霞
洞庭之滨、沅水之畔的湖南省常德桃源县,有一处堪称人间胜景的绝妙去处。这便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笔下所描述的“人间仙境”——桃花源。
阳春三月,桃花正盛开的季节,记者诵读曾经熟悉的诗文慕名前往,寻觅武陵渔郎的足迹。
位于常德市西南34公里处的桃花源景区,是《辞海》《词源》中,添加注释的《桃花源记》原型地。其以山水田园之美、寺观亭阁之盛、历史传说之奇、诗文碑刻之丰闻名海内外,被誉为全球华人的心灵家园。
三月,在秦谷景区赏桃花正当时。 高慧 摄
2016年,为更好地保护与开发桃花源,景区闭园进行扩容改造。2017年9月重新开园的桃花源景区,面积由2平方公里扩大到12平方公里,包括秦溪、秦谷、桃花山、桃源山、五柳湖、桃花源古镇、世界桃林博览园、桃川万寿宫等核心景区。其中,以展示农耕社会生活场景的秦谷被称为“现实版桃花源”。
沿着两岸桃花盛开的秦溪,记者乘舟溯溪而上,前行20多分钟后在唐诗桥码头下船,便来到“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的桃花洞。随行人员介绍,此洞并非《桃花源记》中渔郎进村的通道,但“陶记”意境一般无二。
穿过曲径通幽的桃花洞,果然“豁然开朗”。秦谷里,一条清澈的小溪穿过房舍,溪水里还漂浮着两岸桃林坠落的桃花瓣;飞檐斗角的农舍散落在青山碧水里,保留着秦代的古雅;身着秦装的村民怡然自乐,或长笛横握,笛声悠扬,或缓慢前行,自在逍遥。连田里的耕牛也悠闲地啃着嫩草,完全不受游客围观拍照的困扰。
据介绍,秦谷里的原住民已全部外迁,但景区又将他们聘用过来充当“秦民”,白天在秦谷内穿秦装、种农田、养花草、喂牛羊,原汁原味地展示农民日常耕种劳作的生活场景。为营造《桃花源记》中“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盛景,桃花源景区自去年以来先后栽植了4000株桃树。景区北门还有万亩桃林,全国132个桃花品种近10万株桃花争相开放。
“桃花源里可耕田。”桃花源旅游管理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伍彩霞说,全国桃花源景区很多,但常德桃花源的文化脉络从古至今一直没有中断,无数文人骚客都曾踏访这里,留下诗文词句。“唐诗桥”的由来就是因这里出土了从唐代到明清时期的许多诗碑。“桃花源的农耕文化不仅仅是《桃花源记》中描述场景的展示,更是一种精神符号,是人们一种理想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秦谷景区里造型别致的寰楼,从空中俯瞰,颇像古代楚人喜爱的竹乐器——排箫。 高慧 摄
闭园改造三年,桃花源景区变化很大,景区扩容了、道路变宽了、旅游要素也更齐全了,特别是景区特意建设的60多栋民宿隐藏在青山绿水间,共有700个床位应对游客需求。“现在常德桃花源打出的口号就是‘世外桃源、休假,’,桃花源就是让人休假的地方。”伍彩霞说,白天游人可以在秦谷体验捕鱼捉虾、春耕秋收、磨豆腐、打粑粑等农耕日常;夜晚既可漫步景区享受自然,也可欣赏大型实景剧《桃花源记》,做一场误入桃花源的美梦。
据介绍,3月27日-28日,2018中国桃花源桃花节暨春耕开犁典礼将在秦谷举办。届时,游客将乘船感受“桃花夹两岸”的十里秦溪,体验《桃花源记》原型地意境;游览“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秦谷,在秦风古韵中体验秦人农耕生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