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社会民生>正文

一线城市“空巢青年”返乡记:有些东西永远不会变

时间:2018-02-26 10:35:52    来源:工人日报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2月21日,农历大年初六,山西太原火车站,大批旅客乘车返程。 韦亮 摄

  一线城市“空巢青年”返乡记

  “空巢青年”,独在异乡、独自租房、过着独身的生活。据媒体报道,当下中国“空巢青年”已超过5000万人。常年远离家乡,在举目无亲的城市里努力打拼。然而,这看似远离的故乡,对他们又意味着什么?春节期间,本报记者采访若干“空巢青年”,记录他们返乡后的见闻与感受,在他们与家乡既疏离又亲近的矛盾关系中,再现他们真实的生存状态。——编者

  北京-山东

  “我们是独自迁徙的候鸟”

  本报记者 张千

  狗年春晚,让很多空巢青年深有感触的是一首名为《我的春晚我的年》的歌:“有人上大学,有人外地上班……不管亲人隔再远,都围绕这圆桌转。”孤身一人在外求学、工作,只有春节假期才回家团聚,是中国5000多万空巢青年的真实写照。

  在北京工作的90后教师阿杰,和两个同事合住在学校提供的房子里。不大的面积,让生活略显拥挤。上班靠步行,出门靠地铁,刚拿到北京户口,摇号买车对她来说更是遥遥无期。

  “有房有车是家乡县城大部分家庭的标配”,放假回到山东日照老家的阿杰对《工人日报》记者说。阿杰家乡的亲朋好友,住房面积多在八九十平方米以上,更富裕的有超过100平方米的大房子。

  很多奋斗在大城市的空巢青年几乎“一无所有”,家乡亲友的生活却相当富裕又舒适,物价和房价的天壤之别,在青年的心里产生了巨大落差。

  家乡人对婚姻家庭问题的看法,也让阿杰感受到了不同价值观间的矛盾对抗。她说:“家乡人面对没对象、没结婚、没孩子的‘三无青年’,总有一种淡淡的担忧。”和阿杰同龄的年轻人,几乎都已结婚生子,有的早已生完二胎。阿杰回说:“每当和我这个未婚的人谈论二胎,嫂子都有一种‘自豪感’。”

  随着空巢青年人数的增加,30岁未婚或没有恋人的情况在大城市已较为普遍。但阿杰家乡的人们始终认为:年轻人事业做得再好,只要还没结婚,就是一个巨大的缺陷。

  2017年,原本在北京工作的空巢青年小冯,跟随单位项目更换驻地,在湖南、吉林两省分别独自生活了半年。2018年春节,小冯回到老家,这个位于华北地区的二线城市,让小冯感到了不小变化:城市公共设施更加完善,出现了堪比大都市的现代化商区;大年初一商场、饭店人来人往,这与以往走亲访友或在家中团聚的习俗大不相同;禁鞭炮、禁赌等一系列地方新规的出台,也让过年期间的小城变得更加平和有序。

  不过,目睹家乡欣喜变化的小冯仍然认为:“家乡人总体素质和大城市还存在差距,回家工作不会有太大的上升空间。”

  一方面是空巢青年不愿回家乡工作,另一方面,家乡人对空巢青年留在大城市打拼的想法也不能完全理解。不过和之前相比,阿杰说:“家乡人已越来越不羡慕大城市的生活了。”

  远离家乡、在广东求学多年的小华对此有一个生动的比喻:“我们是独自迁徙的候鸟。”“回家”,已成为他们心中一种,仪式感的行为。

点击进入下一页

  候车室里的手机控。王东明 摄

  上海-江西

  “想回去,没那么简单”

  本报记者 吴丽蓉

  “坐在院子里一边晒着太阳,一边听着戏曲品着茶抖着脚,顺便看看家乡的报纸办得怎么样,腾出空儿来还得逗逗家里的大黑狗……”春节假期间,网,传着一个这样的视频,引得众多返乡过年的90后“空巢青年”表示“就是我本人了”。

  1991年出生的申思辰,在上海一家外企工作,假期回到家里也过着与上述段子类似的生活。除了偶尔参加亲戚朋友家的宴会,或者陪父母散步,其余时间她很少出门。在她的家乡江西省余干县,冬日一如既往的阴冷,“家里蹲”的她身着加厚睡衣套装,常常瑟瑟发抖地坐在床上玩手机。偶有阳光出现,便赶紧出去晒晒太阳。

  按照家乡的虚岁算法,过了年,申思辰就28岁了,在当地已是令家中长辈担忧的“大龄”单身女青年。在上海,她和两个研究生同学合租,周末、假期会一起做饭、出去玩,这让她觉得自己甚至算不上“空巢青年”。“只是在年前的那几天,室友都提前回家了,我才觉得有点孤单。”她说。

  在申思辰目前的规划里,已经拿到上海户口的她,未来在上海扎根是第一选择。然而,较大的工作压力和高昂的房价让她没有十足的把握。事实上,她的两个室友不久以后都将离开上海,一个回老家一个去武汉。申思辰也考虑过回江西,但想回的不是家乡县城,而是离家近的省会南昌。

  其实每年春节回家,申思辰都能切实感觉到家乡县城的变化。“城区的规划在往大都市的方向走,引进了新的大型商场。今年在建的高楼特别多,去农村能看到的也全是一幢幢的楼房。 ”但她认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赶不上城区外观变化的速度,要是回来,她估计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要么当老师,要么考公务员,还有些去银行工作。”在申思辰的中学同学里,留在家乡的以从事这几种工作居多。他们大多数都已经结婚生子,房车齐全。“我以前的同学里,读研的没几个,现在还单身的也没几个。”

  然而她大学以前的同学们,选择去外地工作的人更多,北上广深或周边省市都有。她认为,这还是因为外面的工作机会更多,而且很多人都愿意趁年轻多在外打拼而不是图安稳。就她个人而言,在上海工作的确会比在老家更辛苦,“但是大城市能获得的眼界、信息、资源都更丰富,良好的教育、医疗条件对于下一代也更好。”

  申思辰买了大年初八的火车票回上海,将继续自己的单身租房生活,为自己想要的未来持续奋斗。(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使用化名)

  广州-河北

  “有些东西永远不会变”

  本报记者 兰德华

  2月14日,农历狗年除夕前,,西方的“情人节”。之于孙婷婷,这,是个尴尬的日子,身为“单身狗”,在这样特殊的时间,她还在加班。孙婷婷,就职于广州一家互联网金融公司,今年30岁,老家是位于首都北京西北向的张家口市蔚县。

  下午4时许,手机震动一下,她习惯性地将视线从电脑的大屏幕移到旁边的手机小屏幕:闺女,几点下班?行李收拾好了没?来得及赶飞机吗……

  这是母亲发来的。母亲其实很少给女儿发微信,因为她知道孩子工作忙,怕打扰女儿。

  下午5时许,她完成了节前任务,拖着工位旁早已收拾好的拉杆箱,直奔已到公司楼下的顺风车。

  “回家,对于一个大龄单身女青年,是一个欢喜又忧愁的话题。”家,就是那既想逃离,又想回去的地方。孙婷婷说。

  深夜,12点,孙婷婷终于回到了家中,父母听到楼道脚步声,早早地在门口等着女儿。瘫在母亲铺的温暖柔软的床上,这个工作中常常晚上10点才下班,手机24小时开机的白领,终于可以卸下一年来所有的负担,沉沉睡去。她说,“只有回到家里,才能彻彻底底地放松。”

  2月16日,大年初一。按照当地习俗,一大早要给亲戚拜年。而这是春节最让她头痛的一项“任务”。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她越来越怕拜年。

  “过了年就30岁了吧。”“处对象了吗?”“我们单位有个小伙子,家庭条件不错,人也老实……”

  年年有今朝,面对亲戚的“直接而残忍”的关心,前几年,孙婷婷会尴尬的不知所措,如今,她只微笑着,不停地点头说“是,是”,像个“佛系青年”。

  热心的大姑妈甚至当天就要给她安排相亲,硬是被她拦了下来。“婚姻从来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孙婷婷被亲人们过度的关心,搞得哭笑不得。“但我理解他们都是好心。”

  想想自己30岁还未婚,最对不起的是父母,爸爸常对她说:“等你结婚了,爸爸就没负担了,我就带着你妈,全国各地走走。”看着父亲鬓角的白发越来越多,她感到压力越来越大。

  大年初三,高中同学聚会,获悉在老家生活和工作的同学们,2017年不少人都要了二胎,多数人有房有车。

  而自己这个在一线城市搞金融的“白领”,没车没房没结婚,成了“三无青年”。

  “老家尽管收入不高,但消费水平低,幸福指数很高。”但孙婷婷也常听同学们叹息,“不像你在外边见世面,我们一辈子也就这样。”

  走亲访友,闲谈中她感受到了故乡的变化。由于津京冀一体化,当地的旅游业发展起来,县城的剪纸一条街的店铺里,很多北京人在询问价格。暖泉古镇的民俗“打铁花”据说今年春节吸引来了法国200多人的旅游团。

  从当村官的表弟那她得知,由于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很多山里的亲戚节前搬到了城里,住上了楼房。

  人多了,车多了,方圆不到十里的县城现在堵得水泄不通,小城市也患上了“大城市病”……

  7天假期,短暂而劳累,同时信息量也很大。

  2月21日,蔚县长途汽车站,孙婷婷在母亲和父亲的陪同下,登上了发往北京的客车,她要去北京坐飞机返回广州。今天大年初六,是返京高峰。车窗外,人潮涌动,透过车窗,她看到父母被人群包围,伫立在原地盯着车上的女儿,久久不忍离去。

  “回去吧。”她隔着玻璃喊了一句,声音似乎哽在喉咙,没有传出去。父母仍在原地。孙婷婷回过头来,泪水打湿了双眼。

  到广州工作5年,每年春节,这一幕似乎都在重复。她知道,有些东西在变,有些东西,可能永远不会变。


注: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