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一乡镇2万人靠炸油条发家致富:一年挣辆车
大河报记者于扬 李玉坤 文/图
早餐吃上两根油条、喝上一碗汤就能填饱肚子,但有一群人靠卖油条能填饱全家人的肚子。这个群体就在周口市商水县邓城镇,当地人称“油条大军”。
据介绍,邓城镇有6万多人,其中2万人都在外靠“炸油条”卖早点为生,每年创造产值上亿元。昨日,镇里出面组织了炸油条大赛,这些致富能手,在油锅前一决高低……
创造小油条“炸”出大产业
在邓城镇,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有几个村的村民靠祖传炸油条手艺,外出经营早餐摊。当地党委政府发掘这一资源后,邓城镇的“油条大军”迅速崛起。如今,全镇6万人中,靠炸油条发家致富的就有2万人。同时,邓城镇也正式叫响了“中原油条之乡”的口号。
同样是油条,难道邓城人炸得跟别人不一样?当地人都会自豪地说:是的。“油温必须控制在160℃至200℃之间,和面用40℃温水,里面要加白糖。醒面时加生油,开始切条时要用热油淋在面上,而且擀面杖也要放在热油锅里蘸一下。”邓城镇65岁的油条师傅于先生说。
据一位在山西经营早餐点的参赛选手介绍,炸油条搭配卖稀饭、胡辣汤、包子,,毛收入500元左右,一年能挣一辆小轿车。
现场不仅是比赛,更是经验交流
昨日上午,邓城镇广场前一片沸腾,油香飘荡。和面、开火、切条、揉形、下锅……随着选手一个个登台,一根根黄灿灿的油条出锅,惹得围观人群直咽口水。
“我们从油条的色泽、蓬松度、口感、形状、吸油率等几个方面进行评判打分,最终会评选出今年的‘油条王’。”大赛评委会成员魏红向记者介绍说。
而对于选手们来说,如此“高大上”的打分标准,则,考验他们的技术。“从和面到掌握火候,再到下锅翻滚,有一个环节稍不注意就会失分。”有着丰富炸油条经验的村民于师傅说。
于师傅介绍,他从事炸油条40多年了,同样的面、同样的油、同样的锅,炸出来的油条口感、色泽也会有差别。分辨油条是否加入添加剂的标准是,兑入添加剂的油条入口发硬,未使用添加剂的油条入口软,嚼起来不费劲。
大河报记者了解到,参赛选手平均年龄40岁,都是熟练掌握炸油条技术的“老油条”。大家比赛手艺的同时,也互相攀谈交流经验,几乎村村都有特色,人人都有“秘籍”。
比赛结束后,组委会不仅评出了一、二、三等奖,而且还专门评出了5名炸油条致富带头人。邓城镇镇长陈国平说,春节后,他们还将举办油条扶贫技能培训班,让贫困户免费学习炸油条、芝麻球、蒸开花馒头等手艺。
昨日,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精心打造的“豫直播”还对这场炸油条大赛进行了现场直播,网友浏览量多达2.2万人次。不少围观网友笑称,隔着屏幕就闻到了油条香味,给这些油条大师点赞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