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部门撤销“铁路乘车证”的自律之举应肯定,更期待这样的权力制约和门户清理成为各行各业自我监管与自我净化的法治常态
记者从国家铁路荆解到,国家铁路局对全局工作人员持有“铁路乘车证”问题进行了专项清理,目前已经完全撤销乘车证,铁路职工公务出差乘火车一律购买火车票,按规定办理财务报销手续(12月3日《新京报》)。
“购票上车”本是人们乘坐包括铁路运输在内公共交通工具时应有的规矩,但曾几何时,就有部分享有“特权”的铁路干部职工,乘火车无需买票,想到什么地方,凭一“证”即可心想事成,这本“证”就是由中国铁路总公司制发的“铁路乘车证”。如今该“证”被清理撤销,就意味着免票“特权”被收回,乘火车出行重回“购票上车”的有序状态。
尽管这本由原铁道部时期延续下来的免票乘车凭证,在其颁发之初的确不无“用于因公出差”的亮丽名号,但折射出的思维逻辑仍为“近水楼台先得月”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特权”理念。手持“铁路乘车证”即可随意上下火车,便利“因公出差”的背后其实是高人一等的职业炫耀,更极易成为滋生假公济私、以权谋私等腐败的温床。
2015年8月,5名自称铁路工作人员的男子欲无票搭乘高铁一等座,在被乘务员检查工作证并要求补票时,出手殴打乘务员和上前说理的乘客,曾经惠及铁路系统200多万人的“内部票”福利也随后被曝光。2016年,青岛破获一起制售假铁路职工乘车证案,两名嫌疑人被刑拘……这些活生生的现实案例,或可佐证“铁路乘车证”制度的不合理和欠科学。不仅如此,这些明显带有“内供”色彩的免票证件,对于那些老老实实买票、规规矩矩乘车的普通人,抑或是同样“因公出差”的其他行业的人,更难脱有失公允和有违正义的舆论质疑。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政企分开的市场化改革,作为政府职能部门的国家铁路局,理当履行好对铁路行业的监督管理工作。首当其冲的就是厘清权力与市场的边界,约束和清理那些有悖法治的灰色制度,把权力关进法治的笼子。其实,正如人们常说的“收支两条线”一样,“购票上车”与“出差报销”本应是市场经济的应有状态。取消445张“铁路乘车证”,不过是迈出了铁路系统回归市场和权力自律的第一步,对于公众颇有微词的不当福利,铁路部门仍需以敢破既得利益的自律勇气实施门户清理。
人们注意到,此次“铁路乘车证”的特权取缔,是由中纪委的“日常监督”中所发现和提供的线索。纵观现实社会,诸如“铁路乘车证”之类的“靠山吃山”现象并非行业个例。比如,教育部门会不会以权择校、电力系统有没有免费用电、管水单位是否存在无偿用水……凡有“内供”特权的地方都难脱行业腐败,更遑论公平正义。铁路部门撤销“铁路乘车证”的自律之举应肯定,更期待这样的权力制约和门户清理成为各行各业自我监管与自我净化的法治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