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内资讯 > 深度报道>正文

中国逾九成城市“亚健康” 普遍存在十大问题

时间:2015-09-29 11:05:00    来源:中新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资料图:9月北京市交通将迎来全年“最堵月”。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资料图:9月北京市交通将迎来全年“最堵月”。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中国逾九成城市“亚健康” 普遍存在十大问题

  资料图。

资料图。 中新社发 李慧思 摄

  资料图。 中新社发 李慧思 摄

  中新网北京9月29日电 (吕春荣)29日在北京发布的一则报告指出,总体来看,2014年无论是城市健康发展的整体水平还是健康城市的数量都有所上升,然而,当前全国287个地级市处于健康发展状态的不到十分之一,亚健康城市仍占全国城市的九成以上。

  29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举办发布会,发布《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8》。

  中国“亚健康”城市仍占九成以上

  蓝皮书称,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提质减速的新常态,提升城市发展质量、创新城市发展模式则成为中国城市主动适应新常态的必然选择。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部分城市过度扩张或超载扩张,资源紧缺、环境污染、供给不足、交通拥堵等“城市病”或“亚健康”现象依然普遍。

  蓝皮书对2014年除拉萨市、三沙市、海东市以外的287座地级及以上建制市的健康发展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

  根据评价结果,深圳、北京、上海、佛山、广州、苏州、珠海、无锡、鄂尔多斯、杭州等十座城市居2014年度城市健康发展指数综合排名前10位。其中来自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城市群的城市分别为4座、4座和1座。深圳市的健康发展综合指数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1。

  蓝皮书分析,总体来看,与2013年度相比,2014年全国城市的健康发展水平有小幅上升,尤其是健康社会、健康环境和健康管理方面表现突出,但健康经济指数下降幅度较大,较2013年下降了15.32%,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当前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

  全国共有26座城市处于相对健康发展状态,包括深圳、上海、绍兴、佛山、苏州、杭州、泰州、厦门、南京、东营、中山、长沙、无锡、沈阳、镇江、南通、扬州、淄博、烟台、惠州、温州、克拉玛依、福州、威海、湘潭、昆明等城市。其中,来自中东部地区的城市共21个,占全国健康城市数量的80%,来自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的城市分别为2个、2个和1个。而综合排名居前10位的北京和鄂尔多斯则未进入健康城市行列。上海、杭州、克拉玛依等城市连续两年达到健康城市标准。

  此外,健康经济排名前10位的城市仅有3个入围健康城市序列,表明经济发达城市的经济绩效与城市健康发展失衡严重。

  蓝皮书指出,总体来看,2014年无论是城市健康发展的整体水平还是健康城市的数量都有所上升,然而,当前全国287个地级市处于健康发展状态的不到十分之一,亚健康城市仍占全国城市的九成以上。

  城市发展普遍存在十大“亚健康”问题

  蓝皮书分析,从目前来看,全国城市发展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下十大“亚健康”问题。

  一是发展方式依然粗放。近年来,中国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总体来看,发展方式依然粗放。

  二是经济增长较为乏力。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依然不足。出口增速放缓,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下降,社会层面的需求尚未被有效启动,“三驾马车”的发展不同程度受阻,给经济增长带来较大压力。

  三是管理建设相对滞后。相对于城镇化和城市发展的快速推进,很多城市的基础建设和管理能力相对滞后,城市的软硬环境都存在薄弱环节。如城市建设重地上、轻地下,地下管网建设严重滞后、历史欠账过多,很多城市在强降雨面前街道成河、内涝成灾。

  四是失衡现象比较严重。当前中国城市发展中存在诸多失衡现象,主要表现在“产城分离”、“职住失衡”、“社会空间分异”。

  五是社会矛盾交织凸显。随着市场经济的转型,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快速发展中各种新旧问题的积累,城市社会整体处于矛盾多发期。

  六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首先,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确立,一些重要产业的对外技术依存度过高。其次,创新激励机制尚未完善建立,企业的创新动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低,很多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步履维艰。

  七是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八是安全风险隐患加大。九是城市发展千城一面。十是存在庸政懒政怠政。

  《蓝皮书》认为,“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也进入城市转型提质发展的新阶段,亟需有针对性地破解“亚健康”问题,从顶层设计和基础建设着手,双管齐下推动城市健康发展。

  预计“十三五”全国人口城镇化速度将略低于1个百分点

  蓝皮书预计,全国人口城镇化的速度将有所放缓。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城镇化率超过30%,进入城镇化中期发展阶段后,人口城镇化水平一直处于快速提高的过程中。“九五”、“十五”、“十一五”时期,全国城镇化水平年均分别提高了1.44个、1.35个和1.39个百分点。在“十二五”期间,全国城镇化水平超过50%,城镇化速度明显放缓,年均提高降至1.21个百分点。

  不过,2011~2014年,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幅度逐年降低,依次为1.32个、1.30个、1.16个和1.04个百分点。

  蓝皮书指出,目前,中国城镇化整体上已进入中后期发展阶段。根据城镇化发展的阶段规律,中国人口城镇化速度将趋于降低。

  蓝皮书预测,在“十三五”期间,全国整体上仍处于30%~70%城镇化中期的快速发展区间,尽管城镇化的速度不再可能会到达城镇化中前期的年均增幅,但仍会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预计“十三五”时期全国人口城镇化的速度将略低于1个百分点,到2020年城镇化率将在60%左右。”蓝皮书称。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并不代表新讯网观点,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本站自动屏蔽违反《广告法》词语。

请选择您浏览此资讯时的心情

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