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热点评论>正文

中青报:曝光抄袭变多是因为大众更敏感了吗

时间:2019-11-05 10:01:44    来源:中国青年报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近日,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涉嫌抄袭的新闻引发关注。在网友晒出的对比内容中,第21届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许如珵的《古董》涉嫌大段复制粘贴网文《碎玉投珠》。对此,新概念作文大赛主办方萌芽杂志社发布声明,称对抄袭保持零容忍的态度,不会姑息,已对此展开调查。

  联系近年文艺创作、高教科研等领域的抄袭事件,人们不仅要怀疑,此类事件变多,是因为社会对“抄袭”过度敏感,还是抄袭难度降低?

  从大众传播角度看,人们日常置身的环境外,还存在媒介建构的仿真环境。大众距离抄袭现象较远,对抄袭事件的认知,多来自媒介呈现,而媒介议程、报道框架也倾向于黏合热点、聚焦同类。近日相继出现的电影“融梗”、获奖抄袭讨论,便符合热点同类报道重叠的规律。然而,涉嫌抄袭事件变多并非瞬时印象,也和媒介长期不懈地呈现有关,以往案例决定了大众对抄袭的认知、判断。在此基础上,大众的敏感,开始在版权保护意识加强、反抄袭素养不断提高两个维度上形成。

  涉嫌抄袭事件变多,并非大众认知的“一厢情愿”,也是严峻的事实。以网络文学为例,多样广阔的平台、越来越低的门槛,使网文创作规模蔚为大观,但一些平台疏松的版权管理、内容维护机制,资本推动并迎合市场的生产模式,使网络文学质量参差不齐。作品在人物关系、情节架构等方面的互相模仿更是普遍。

  网络的便捷降低了抄袭难度,也锻造了“批判的武器”,带来无数阅评人,其中有原作者,有网友,有领域专家,也有来自相关利益群体的从业者。和传统作品的封闭式传播不同,开放的网络更容易溯及以往其他作品,来自不同人、不同作品间的甄别评判,使抄袭行为难以遁形。新概念获奖者作品涉嫌抄袭,就缘于原作者获取的大量证据,以及其网络发声引起的围观。

  令人忧虑的是,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媒介呈现,往往是局部的。不少人仅仅对涉嫌抄袭事件中的人物、争议好奇,而缺少对抄袭事件涉及问题的细致观照、深入分析。

  现实中不少涉嫌抄袭事件的讨论,开始于口水战,也止于谩骂,本应有相当约束力的道德评价,也失控倒向人身攻击,使讨论变得面目全非、一地鸡毛。围观是一种力量,但止步于围观,缺少对新兴媒介环境下抄袭定义、性质的思考,便遮蔽了真正的问题。

  反抄袭的价值归依是守护原创。纵然,在舆论形成的道德批评中,抑或双方对垒法庭的诉讼中,个案能够求得相对的正义,但对默默无闻的创作者而言,那种最初葆有的原创热情、初时的创作信心,常常被“劣币驱逐良币”的创作氛围击得粉碎。在机制和环境上对原创作品缺乏保护,就是对抄袭现象的纵容,也是对原创的毁灭性打击。

  反抄袭维权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就如“融梗”概念的模糊一般,判定“抄袭”的尺度也不够明确。在网络时代,理应通过刊发平台鉴定、行业共同体评价,以及开放性的制度设计,重新激活著作权法对新环境下抄袭侵权行为的认定。只有如此,才能让原创者既不惮于站在巨人肩膀上眺望,进行“故事新编”,也不忧惧被他人抄袭,安心从事原创。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目的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 并不代表新讯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本站自动屏蔽违反《广告法》词语。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