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日前,国际博物馆协会在日本京都召开第25届大会,全球130多个国家的4000多名博物馆界专家和工作者参会。本届大会的一项主要议题为“亚洲博物馆中的西方艺术,西方博物馆中的亚洲艺术”。会上,专家以捷克布拉格国家博物馆、芬兰国家美术馆等案例讨论了西方博物馆对亚洲文物的展示,以及东西方博物馆展览交流的更好方式。在博物馆语境下,培养更具实践意义的跨文化思维非常重要,也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直以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我们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的目标。文物,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印迹,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抓手,我们需要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促进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的友谊不断深化。新中国成立以来,文物出境展览总体来看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特别是主要目的地是西方国家的展览,业已成为西方观众了解、欣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蓬勃发展、“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推进,我国文物出境展览事业发展迅速,国家层面的大型、综合类文物展不断在世界各地举办。比如曾经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举办的“秦汉文明”展,备受瞩目、好评如潮。当然,回顾这些出境展览,也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展览倾向于以历史学及考古学为策划视角,以涵盖史前至明清“大而全”的综合展览或高规格的“珍宝展”为主,意图呈现中华五千年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然而,通史型展览容易使观众在观展时产生教科书式的“被说教”感觉,缺乏亲近的历史感。
以此分析来看,我国在文物展览策划理念、阐释方式、展陈布局等方面还有进一步提升传播效果的空间。西方博物馆有一种以艺术史视角来阐释中国文物的展览类型,在展览题材上多以某个历史人物、某段历史时期的专题展览为主,如“秦兵马俑”“唐文明”及“紫禁城珍宝”等题材。在展线设计上,考虑到大部分西方观众对中国文化了解有限,多以故事串起一个主题。在展品选择上,他们更看重文物所具有的历史意义,而不仅仅以品级来衡量。因为欧洲的艺术史研究多以希腊—罗马文明为主体,对于中国古代艺术的关注相对有限,这种展览方式可以很好地基于自身经验及文化渊源对中国文化进行解释,同样也值得我们借鉴。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新时代对我国文物出境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以展览为平台促进文明交流和互鉴?这需要我国文博工作人员在策展时,除了深入理解文物的文化内涵,更要从跨文化的视角出发,考虑他国观众的观展和接受习惯,在办展过程中加强双方工作人员的交流和对话,共同讲好中国故事。
在展览题材方面,基于大部分西方观众对中国历史文化了解有限的背景,我们可以多选择一些与西方文明相对应的历史时期专题展,如以与罗马文明相对应的“秦汉文明”主题来展现中国的大一统,以与欧洲中世纪相对应的公元5到8世纪来展现中国文化多元包容。此外,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展现以文明交流与互鉴为主题的展览,可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激发他们参观的兴趣。如“中国比利时绘画500年展”及“长风破浪——中斯海上丝路历史文化展”等。
在展线设计方面,我们也应多以展出国观众的观展习惯为考量,以叙事线索而非文物类别串起文物。如果采取以文物类别划分的陈列方式,在每个文物大类中再以中国历史朝代先后摆放,可能会过于专业,缺乏故事性。另外,在展品选择方面,不局限于文物品级,而是要有严谨深入的科研基础,根据展览主题选择有历史文化内涵的展品。
(作者:陈曦,系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博士、外国语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