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一名北京学生家长为了孩子的科技节课题作业,把直升机开到了学校。该事件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有人认为这是在炫富,还有人质疑是否取得相应的飞行手续,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且看下面几位读者的观点。
不该吐槽而该点赞
■刘天放
如今科技发达,人们见多识广,飞机进校园这种事,本不应该成为过度关注的焦点。之所以有质疑,可能还是因为有些人不是很习惯于“家长驾机进校园”这样的表述。提到此事,很容易令一部分人产生联想:不是“炫富”,就是“摆阔”。殊不知,飞机临时降落在校园,那是要经过严格审批的。
而本次“家长驾机进校园”,非但不是炫富,还有很大的积极意义。正如陈先生所言:“课题是抽签决定的,我家孩子所在组抽的是‘重力’,家长们一研究,这可以和‘升力’结合着做,加上我也是从事飞行行业的,就做了。”对小学生来说,有机会近距离观察直升机,比任何课堂或平时的空谈都要生动得多,还有可能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和航空梦。
由此,对家长开飞机进校园这件事,只要合法合规,就该点赞。那不是炫富,而是为孩子们提供尽可能的帮助。一次助力科技节的善举,不该对此持质疑态度。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
■王军荣
学生之间讲究平等,学校为了避免炫富,一般提倡学生穿校服,也反对家长开豪车接送。但这次家长开直升机进校园,显然不同于以往的炫富事件,只是配合学校开展活动,让学生亲眼见到了直升机,也让学生懂得了相关知识。换言之,家长只不过是提供了一次教育活动所需要的道具,只不过这道具的价值有点高,就像其他家长为学校提供了一次参观的机会,两者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当然,有人担心相关的学生会受到影响,会产生副作用,比如有直升机的学生会骄傲,而另外一些学生可能会感到自卑……这些情况也许会存在。因此,学校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要让学生明白,这世界既有富有的人,也有贫穷的人,要正确对待财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财富观,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无疑是一件好事。
现实是复杂的,无视富有和贫穷的区分,一味地屏蔽,对于学生来说,未必是好事。唯有引导学生正确理性看待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学生才不会迷失方向、迷失自己。
凸显校园管理错位
■王金鑫
校园教育是开放包容的,同时也是有底线的。从课堂到课后,知识教育和素质教育同步进行。虽然此次科技课题作业是直升机原理,但老师设计此作业的真正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日常的课程作业中感受科技带来的细微变化。
整个事件中,站在边上的观众主要是年幼的小学生,其心智尚未成熟,面对家长开直升机进入校园,内心多半会对此表示羡慕,崇拜不已,并可能由此产生其他负面情绪,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作业需要创新,能让学生亲眼看到真正的作品固然很好,但若是因此给学生心理造成负担,就有些适得其反了。
直升机进入校园,凸显了校园在管理层面上的错位。什么可以进入校园,什么不能进入校园,不仅关系着广大师生能否在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中学习,也关系着学校学风建设的好与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