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围绕宠物吃穿用度、生老病死,形成了一条千亿级的“它经济”产业链。然而,有媒体近日调查发现,一些地方“宠物看病甚至比人贵”,不同医院收费差异大,还有无从业资格的人员在给宠物看病。
作为一种新兴行业,宠物医疗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需求。根据《2018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统计显示,2018年中国宠物(犬猫)消费市场规模达到1708亿,同比增长27%。宠物服务消费中,医疗服务消费占比,,占据了产业链中的大头。狗主人在宠物医疗上年均花费1557.2元,猫主人为1446.1元,但宠物主人对医疗服务不满意的比例却高达47.1%。
在性质上,宠物医院不同于普通医院,现在社会上的大多数宠物医院都是营利性机构,属于纯商业运作。大到选址建房、购买医疗设备,小到员工工资、日常开销,每一分钱都是医院自掏腰包,政府没有补贴。宠物医疗费用实行的是市场调价机制,不同的医疗器械、用药和服务等会产生不同的诊疗价格,市场供求关系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了收费标准的高低。
很多人由此就认为宠物看病贵是市场调节的结果,这其实只看到了表象。事实上,在巨大的市场需求背后是宠物医疗行业标准的缺失和监管的缺位。一方面,这导致各家医院收费差异大,看病基本“一例一价”,而主人爱宠心切,在经济担负得起的情况下,基本都会为宠物治疗,这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宠物医疗价格。另一方面,标准的缺失也导致市场混乱。“浑水摸鱼”、无相关资质者纷纷进入市场,给正规宠物医院带来更大的生存压力,“劣币驱逐良币”导致收费更加混乱,从而危及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怎么办?首先相关部门和行业协会要加快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提高宠物医院的准入门槛。在从业资质、医疗价格、收费名目类别等方面,都应该有明确的标准参照。有了规范的行业标准,市场调节“看不见的手”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其次,要加强日常监督,坚决取缔“无证行医”,加强工商、农业、物价等部门的联合监督,完善宠物市场监管体系。当然,良好的行业发展还需要更多专业人才的支撑。现阶段,我国宠物医生缺口仍比较大,跟不上市场快速增长的需求。要继续加强相关的职业教育,培养更多具有资质的专业宠物医生,让宠物医疗市场朝着更专业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