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内资讯 > 热点产业>正文

"没有书店,人们到哪里相濡以沫"

时间:2015-05-09 09:55:41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没有书店,人们到哪里相濡以沫”

  ——网络冲击下仍在坚守的实体书店店主们

  配图:沈 东

  新华报业网讯 网络时代,实体书店接连倒下,令人忧心忡忡。但也有一些书店店主,凭着智慧在创新,凭着信念在坚守——他们坚信,大浪淘沙,淘不去文化的万有引力,淘不去人对精神光辉的向往;书店是城市之光,只要城市在,只要人群在,书店就不会消失 ——

  初中生开书店成了“读书人”

  汤楚军初中毕业后进城打工,攒了点钱,想开间饭店,他在南京师范大学当老师的哥哥——一个书痴说“开饭店辛苦,开书店舒服”。汤楚军就在南京开了间小书店唯楚,日后成了南京,品位的书店之一,藏书家黄裳、旅日作家蒋丰等都慕名前来,汤楚军自己也转型成了“往来皆鸿儒,谈笑无白丁”的“读书人”。

  细细长长的汉口路,一路是密密麻麻的小吃店,还有各式小咖啡馆,唯楚就混在这些小店中。政府正在整治环境,要把各家小店的店招拆旧换新,唯楚的旧门头被扒掉了,新的还没做,一不小心就走过去了。

  记者进书店,汤楚军正和南京大学一位老教授聊天。采访一开始,他就向记者吐槽:“开书店哪里舒服啊,刚开始淘书简直为难死我了。”他生在湖南乡下,家里穷,兄妹三个,父母只供得起大哥上学,汤楚军读完初中,就进城卖力气去了。他说,“开唯楚之前,除了课本,我就没读过几本书。”但书店既然开在靠着南京大学的汉口路,来的经常是教授、博士,哥哥认为唯楚,的定位就该是古籍二手书店,以思想、学术类书籍为主。

  第一年,哥哥带着汤楚军选书,教他如何归类、如何摆放,时不时指着新进的书说:“这本你可以翻翻。”汤楚军开始翻书,小说、历史、哲学、宗教……“每天都是看书,一周翻好几本”。遇到不懂的地方,他要面子,不好意思问自家哥哥,而是向顾客求助,一来二去,顾客成了书友。

  几年后,唯楚做出了品牌,书友的评价是“淘旧书,,老板很有品位,选书独到。”更风光的是,很多文化名人都来淘书。黄裳在《金陵五记》中感慨唯楚等几家南京旧书店,“老辈文人的闲散气度和学问因缘,于斯尽可窥见。”

  唯楚卖旧书,也收旧书,一卖一收中,汤楚军发现普通南京人里卧虎藏龙。有人看上去像个农民工,但每次送来的书,不是典籍就是孤本。汤楚军去一个自来水厂的工人家拿书,“被吓住了”——他家藏的都是各种影印本啊!还有卖保险的,看着挺落魄,家里竟然藏了几书架典籍。“南京这样的厉害人”,汤楚军伸出一只手掌晃了晃,“起码50个!”

  不过,实体书店在时代的更迭中渐渐褪色。汉口路曾是红极一时的“书店一条街”,最鼎盛时,一条汉口路加一条青岛路,就有十来家书店。如今,大半关门或改行了。当年青岛路上的品雨斋,定位和唯楚相似,如今搬到儿童医院旁边卖儿童图书和玩具了,卖得最多的是玩具。古逸书店、潇湘书馆也都关门了。

  汤楚军也在探索新路,几年前开始在孔夫子旧书网上卖书,凭着唯楚的品牌,“线上线下营业额差不多”。房东又一直想收回房子,汤楚军有些动摇:实体店还要不要继续开?如果单走网络,五六万册书,战线会很长;更纠结的是,“开了这么多年,书店怎么能说关就关,感情上受不了!”

  财政部年初发布了《关于延续宣传文化增值税和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将税收优惠扩大到民营书店,但像唯楚因为规模等原因,不在补贴范围内。记者问汤楚军有没有想过争取税收优惠,他话里透出矛盾:“我们太小了,政策不给,就拉倒呗。去要,多没面子。”在他成长的乡村社会中,面子是头等大事,进城二十多年,这观念一直没改,而他人到40,做过的最有面子的事,是“开了这间书店”。

  上了这个思路,汤楚军就一扫愁云:“其实我是赚了,开唯楚11年,不仅养家糊口,我一个初中生还成了‘读书人’。”

  用网络思维经营“天空之城”

  很多年轻人去苏州玩,都会在攻略里标注:去平江路的“猫空”坐坐。“猫空”的全称是“猫的天空之城概念书店”。

  平江路上,“猫空”就开了两家分店。老的那一家,记者进门第一眼就看到那堵,的墙——“寄给未来的自己”明信片墙,年轻的情侣们在墙前拍照,商量着怎么给未来的自己写张明信片。

  “猫空”主人徐涛,用童车推着女儿,向记者讲起“猫空”的历史。2009年,他开了第一间“猫空”,如今,“猫空”已有26家,遍及全国。恰在2009年,实体书店进入寒冬,朋友们认为徐涛自讨苦吃。徐涛不这么想,“年轻人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实验新的生活方式。从一开始,我就没把‘猫空’仅仅当作书店来经营,而是想以书之名,造一个年轻人线下的社交空间。”

  作为“猫空”主人,徐涛有强烈的企业意识。他在IT公司打拼5年,开过青年旅社、物流公司。开店伊始,就想法多多。比如做品牌。徐涛太太毛毛手绘的苏州地图、“猫空”所有的明信片、最出名的丝袜奶茶,都贴着“猫空”的LOGO。“猫空”还举办各种针对年轻人的活动自我推广。比如苏州有近400万外来人员,徐涛就不是苏州人,那么外来人员对苏州的文化认同度如何?苏州有怎样的历史?旧街背巷发生过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徐涛请苏州本土文化研究者到“猫空”就这些话题与读者座谈。台湾自由行刚开放,徐涛请在苏州读书的台湾人到“猫空”来,谈台湾的城市、美食、诚品书店的特色。那场讲座人挤人,徐涛于是到上海“猫空”又开了一场。

  “年轻人需要这些讯息,我们就免费提供,看似只赚吆喝不赚钱,实际上这是品牌增值的途径之一!”

  “猫空”开张后第一个事件,是展示徐涛太太毛毛的手绘苏州地图,毛毛亲自售卖,接着陆续推出“猫空”创意团队设计的明信片、咖啡杯、DIY的丝袜奶茶,还有原产德国的现磨咖啡。“现在很多书店号称要做成某某第二,其实,读者需求那么多,想读者之所想才能成功,为什么要自设藩篱?”

  “猫空”的定位是18-35岁的年轻人,那么,这个年龄段的人在想什么?徐涛笑道,他录用了不少有IT工作经验的年轻员工,因为“他们懂得年轻人,又有互联网思维,够灵活,,24小时都在琢磨,年轻读者兴趣点在哪里?下一个兴趣点又是什么?”互联网思维让他“挖掘”行业下一个机会的触觉更敏锐。他对记者说,“或许过几年,‘猫空’会卖电子版权,顾客看好哪本书,拿手机或者IPAD扫一扫,现场支付,就可以享有图书版权。”

  他也时常转过头来看看同行,“我很佩服坚持做传统书店的人”,但在他看来,传统书店错过了转型的最佳时机。“实际上2009年,或者更早,很多人都意识到实体书店必须转型,但有几个书店老板对自己的财务报表做过现代商业分析?”在他的理念中,书店首先是商业机构,经营书店必须用商业思维。他举例说,除了“猫空”,成都的西西弗书店,广东的方所书店,北京的蒲蒲兰绘本亲子店,这些2009年后新开的书店, “活得不要太好”。

  “猫空”名字里的“天空之城”是什么意思?徐涛说,“天空之城”出自宫崎骏的同名电影,电影中,少男少女一起去寻找梦想中的城市,“它是有爱的,宁静的,具有想象空间的。我们想营造的也是这样的梦幻空间,可以满足快节奏、高压力生活中年轻人的种种渴望。”

  徐涛守着童车和记者侃侃而谈,他的女儿一直在车里酣睡。采访结束,他推着自己的宝贝,走向店堂深处,要和员工商讨下一个新店的建设方案。

  把书店做成城市文化会客厅

  记者去采访那天,江月在书店“树隐山房”前等候着。书店隐身于钟山风景区内的十朝历史文化园,前身是钟山钟表厂,曾经长期破败,如今红墙黛瓦,门前8棵民国时栽的水杉,顶天立地。

  江月“本职”工作是电视台主持人,她喜读书,善赏鉴,好收藏,3年前和一群师长同好扎进紫金山,发起了非营利组织太湖论坛,围绕社会热点和区域发展问题,请来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对话,寻求解决之道,陈晋、王蒙、吴思、汤敏,刘燕华,任志强,余秋雨……都是座上宾。

  余秋雨来主讲时问江月:“南京是不是需要独立性的书店?思想家、艺术家与读者可以在书店里交流碰撞。”此时,太湖论坛已经吸引了一大批爱思考、爱读书的朋友,创办一间书店、建立一个城市文化会客厅,水到渠成。

  自古以来,读书人就有一个回归山林、以书会友的情结。而来自台湾的自然派建筑师林琮然,与江月理念契合,以“树隐山房”为书店的设计主题,以起、呈、转、合的手法,把8棵水杉带入书店的整体布局,流动的空间线条,如诗如画。书店内部有艺术展陈、沙龙活动的区间,还配有咖啡馆,是个多重面向的学术场域。

  书架上是太湖论坛座上宾的著作及其他社科人文类图书,专家学者每月推荐自己的,阅读书目;展陈架上陈列着不同领域设计师的原创作品;墙上挂着一个4岁南京女孩的画作——这里不定期举办儿童公益画展。江月向记者解释:“希望树隐山房成为一个开放的文化交流平台,让中西文化发生密集碰撞,更有跨世代的融合。”

  树隐山房还有一项计划是做传统文化的创意产业研究。她和,红木家具设计师钟景德聊过家居设计,“有的设计师只看到老祖宗留下的‘形’而没看到‘核’,设计的作品就很古怪,而民族风情和传统元素的滥用更是不堪。应当让非遗工艺师与设计师对话,共同创作最为贴切的当代器物。”江月甚至以树隐山房为平台,组织了国际设计师联盟,共同思考中国文化创意应当向何处去?设计师可以为南京这个城市做些什么?

  至于未来实体书店会怎样,江月是乐观的:只会重生,不会消失。正如梁文道所说,书店会是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是对文化传承、对文化形象的展示,对民众文化艺术涵养的提升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江月的表述更感性、更令人向往:“书店应该是荒凉大城市里的温暖小据点。不到书店,人们到哪里‘相濡以沫’?到哪里寻找对这座城市的文化认同?”她举例说,小书店和咖啡馆是欧洲人“家乡”与“文化”概念里的重要一环。美国旧金山的“城市之光”书店创办于1953年,至今还在,它的与众不同就在于其创办初衷是成为社区交流中心。可以想象,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城市之光”该具有多大的凝聚力;有了互联网,人们也趋之若鹜,因为这已经成为城市的传统,一辈辈人的保留文化节目。

  树隐山房已经有了公共文化空间的意思。书架不摆满,留白处随意摆着生意盎然的野花。记者猜不出这插花是谁做的,江月微笑道:“是我们农村来的厨师做的。”厨师是个90后,刚来3个月,小伙子日日浸淫在书籍和设计品之中,听论坛讲座和作家、设计师们聊天,耳濡目染,去中山陵遛弯,见路边花儿开得可爱,便带回来,随手放在书架上闲置的花瓶里,成了树隐山房独特的一景。 本报记者朱秀霞

 

        【小编微评】小编是去到过苏州一次的,结合了咖啡雅座、“寄给自己的明信片”区、阅读区等不同形式的书店做的确实很有味道。近两年,实体书店经营困难的消息相继曝出,老牌书店如三联、诚品等,也不复往昔的门庭若市。但是,一座城市,若是没有书店,总会觉得缺少了什么味道。像三联这样还能在繁华的闹市寻一处净土守着,进行24小时不歇业经营的,毕竟,也只是少数。

 

        ——内容来源:新华日报网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并不代表新讯网观点,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本站自动屏蔽违反《广告法》词语。

请选择您浏览此资讯时的心情

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主办单位:北京时代互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单位:西部数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