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问起,我们身边最了不起的人工智能产品是什么,笔者想有一个答案肯定常常被忽略:输入法。选词、拼词、整句输入、修改别字这些基本功能在如今已经成为保障效率,并对用户透明的智能基础设施。在此之上,近期国内一家输入法公司,又推出了“好诗替换”“妙词替换”等场景化、个人化的语言润色功能。新输入法利用搜索引擎和知识库,可以依据用户意图生成更有文采,更加幽默典雅的句子。从助人说话,到无意间影响说话,再发展到现在有意识地优化语言行为,输入法已经从书写工具走进了智能助理的行列。在解决了语言能不能进入计算机这一问题后,越来越多的技术和应用开始关注语言“讲得好不好,用得美不美”。换言之,人工智能有了文艺范儿。
其实AI们铆足了劲儿要变文艺,已经不是新鲜事。从20多年前起始的自动对联,到前些年颇有影响的自动作诗,都赚足了眼球。图像处理领域,一键梵高,一键山水画这样的风格迁移与风格生成功能也逐渐投入使用。但真正伴随用户,成为用户掌上的文艺范儿,口头的小清新,输入法这个阵地还是最合适。
人工智能,更具体而言是语言智能的文艺范儿,其实影响不简单。进入智能时代,自然语言取代程序语言成为人机交互的门户。自然语言像空气一样,在生活中容易被忘记,却须臾不可离开;语言处理也成为人机共事、共生时代最不可缺,但也最影响用户体验的基础设施。语言交互的质量,对人机交互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对语言生活而言更是一件大事。懂文艺的语言智能,决定了人机共生时代人类的生活不会像上世纪不少未来学家所担心的那样,是冰冷、机械的“摩登时代”。相反,智能技术可以通过大幅度降低人文知识的获取和使用门槛。此刻,笔者想“网络语言、表情包、输入法、互联网毁汉语”的声音终于可以歇一歇了。
推动语言生活乃至社会生活发展变迁的一支重要力量,来自语言技术和语言工具的发展。从印刷术助力民族国家兴起,到信息技术革命加速全球化,刀笔间微小变革引起的涟漪可以在历史上传播很远。人与工具协同进化,互相改变的进程也从未停止。在技术尚不成熟的时期,人们为了享受新技术带来的便利和效率,会适当削足适履。而当技术瓶颈被突破,人类的丰富创意和巨大需求,又会把技术力量化作新的创新行动,在社会发展的历史上留下绚丽篇章。拥抱新技术,享受不确定性,并有一定的宽容心,是这个大变革时代人类应有的态度。
(作者:饶高琦,系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