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各地新闻>正文

名校贷公益毕业生求职特辑(三):远离中介陷阱

时间:2017-06-14 13:33:11    来源:智企新闻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随着毕业季的到来,不少同学忙于论文答辩或奋斗在实习岗位为自己将来升职加薪积累经验。但是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在求职时很容易遭遇诈骗陷阱,因此,名校贷推出了《初入职场,不得不防的求职陷阱》系列,为毕业生解读可能面临的求职风险。

  《初入职场,不得不防的求职陷阱》第三期将带大家了解违规中介或人力资源机构是如何一步步让求职大学生上钩的。

  一、伪造中介资质

  某些违规中介或人力资源机构,常通过下列三种方式伪造营业资质,目的是增强可信度,让前来求职的大学生放松警惕:

  (1)复印别人的合法中介许可证、营业执照等;

  (2)把别人的执照复印一遍,抠掉名字,填上自己的名字,再复印一遍;

  (3)自己做一份假执照,盖一个十分模糊的公章;

  二、串通同行伪造招聘信息

  (1)不少中介或人力资源机构故意把企业招聘范围扩大(夸大工资、招工数量,或放松年龄界限等)使更多求职大学生上钩,从中牟利;

  (2)为了免费获取求职者个人信息并卖给企业,从中牟利,中介或人力资源机构会通过发布虚假招聘信息招揽求职者;

  (3)为证实招聘的真实性,中介会故意当着求职者的面拨打用人单位电话,假装“核实”。而事实上,对方只是一家冒充用人单位的非法中介机构。

  三、巧立名目乱收费

  某些中介或人力资源机构常以“要交费才能面试”要求求职大学生面试前交费;以“面试入职需体检”为由让大学生到指定机构体检并支付高额费用;或以“建立求职档案”为由要求大学生交建档费.

  这类中介或人力资源机构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对初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欺骗性较强。但都有容易识别的特点:

  (1)收费高,一般过百;

  (2)以各种理由收取押金等其他高额费用;

  (3)内容包括:面试费、查询费、体检费、建档费、培训费等。

  作为刚刚走出校园的大学生到底该如何避免上述情形呢?

  第一步:看是否合法

  看执照是否是原件,是否有涂改的痕迹。按照规定,中介或人力资源机构必须悬挂执照原件,在执照的左上角有法人照片,并加盖钢印。

  第二步:看企业收据是否齐全

  求职大学生应当注意中介收费是否合理,如超出正常价格很多,就要多留心。中介推荐单位必须开出推荐函件,上面应有回执。另外,在收费后索要正规票据。

  第三步:警惕借登记费、查询费、体检费等名骗钱

  国家规定,企业不能以任何名义收取求职者押金、服装费、保证金等费用,也不得收取身份证和抵押物。

  招聘面试是一种双向选择的机会,无论是求职者还是招聘企业,这个过程并没有为对方提供任何具体的服务,所以不应涉及费用。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凡是看到要汇款或者付费给面试方等信息,不用理睬。遇到中意的公司,最稳妥的方式就是和该公司人事直接联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