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的恩师格拉夫曼说过:学琴练琴,“有一定的压力和约束是好的,但很多情况下要因人而异。严厉的教育方式对郎朗是适合的,因为他有天分,而且喜欢弹琴。”
郎朗3岁开始学习钢琴,9岁进入中央音乐学院学习,13岁获得柴可夫斯基青年钢琴比赛第一名。随后,他就读于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1999年,17岁的郎朗在“世纪庆典”音乐节上演奏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一举成名。

他努力却并不古板,他尝试了很多新的音乐形式,在NBA球场、冰球赛场上演奏,登上春晚、奥运会,他甚至在2010年旧金山的音乐会上一点儿也不严肃地捧着刚刚上市的IPAD,使用一款模拟器乐APP演奏了《野蜂飞舞》……在郎朗之前,没有哪个职业古典钢琴演奏家如此热情地投入到大众文化中去,更别提将流行元素引入古典殿堂,光是把音乐会搬到体育馆,就引来了观众的兴奋和与之形成对比的评论家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