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今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就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方面情况进行介绍。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王威在发布会上向大家介绍了发改委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中承担的责任和具体的举措。

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王威 中国经济网记者金晶/摄
王威表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物质基础。发改委按照“两办”的部属,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方面推出了三个举措:
一是要纳入规划,把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
通过规划研究落实,着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布局。要结合城镇化进程,按照人口发展和分布,合理布局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在城镇要选址方便服务群众的区域,在乡村要充分考虑服务半径问题。同时还要加强统筹协调,考虑宣传文化、科技普及、体育健身,乃至医疗、计生、民政等多项基层便民服务功能,综合利用。
二是在城乡规划中充分考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用地需求,在交通便利、城乡居民集中的区域预留充分的建设用地,确保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土地供给。
三是各级政府都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所需的设施条件,,支持直接贴近基层群众的服务设施建设,加强资源统筹,提升投资效率,把好钢都用到刀刃上,服务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财政将,加强对连片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等区域的支持力度,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均衡分布。
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从发布会获悉,未来发改委将特别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城镇要考虑常住人口的全覆盖,农村地区也要因地制宜,利用多种手段实现全覆盖。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内容要贴近群众,满足群众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是设施建设要规模适度,功能优先,经济适用,避免出现“贪大求洋”、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
三是要监管并重。不仅要建好,管理也要跟上,要用好,健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运行管理服务标准体系,规范各类公共机构服务项目和服务流程,切实发挥效益。同时,我们也特别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公建民营、政府购买服务等运营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