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各地新闻>正文

“中国妈妈焦虑指数”出炉 智灵通教你应对焦虑来袭

时间:2017-05-22 16:30:26    来源:新讯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上周,UC大数据发布了国内首份《中国妈妈“焦虑指数”报告》,期望借助这份报告,全面剖析中国“焦虑妈妈”这一群体,让她们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听见更多来自她们内心的声音。

  报告中提到,尽管焦虑妈妈们身处的行业不同,但焦虑的来源却是相同的。在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儿科医生严重短缺、学区房价格突飞猛涨的当下,孩子的营养摄取、生病住院、入学升学等问题,都能引发妈妈们的焦虑。除此之外,妈妈们自身也压力重重。当妈妈还意味着发胖、健康容易出问题、个人空间被压缩、夫妻生活变少、婆媳关系难处理等。

  “妈妈焦虑症”根植于这个急速转型发展的社会之中,产生因素多多,盘根错节,难以抚平。但这并不等于说当下社会就只能让“妈妈焦虑症”持续加重下去。

  中国大多数三口之家的模式都是:焦虑的妈妈+缺位的爸爸+失控的孩子。虽然有些绝对,但直观地反映了目前大多数70后、80后小家庭的现状。有着16年孕婴经验的智灵通孕婴专家指出,很多妈妈的焦虑从怀孕时就已经开始,产后焦虑更是十个女人九个中招。

  智灵通专家提醒,怀孕时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高,导致了情绪的过度敏感。生产后,新妈妈们要面对激素水平急速下降带来的情绪问题。加之产后大多数老人都会来带宝宝,新妈妈在感受到老人亲情支持的同时,也担心老一代的教养方式对宝宝产生不利的影响。这种焦虑处理不好,可能会影响家庭关系,尤其是婆媳关系。产后,孩子父亲如果工作忙带宝宝少,而焦虑新妈妈对旁人又无法做到百分之百信任,带宝宝过分亲力亲为,导致夫妻之间沟通少,也会因为小事夫妻争吵,更是雪上加霜。

  当焦虑袭来时,智灵通向广大妈咪提出几点抚慰建议:

  转移注意力

  智灵通专家提醒,不管孕期还是产后,面临不愉快的生活事件,不要让精力总是粘滞在不良事件上。越想不愉快的事心情就会越不好,心情越不好越容易钻牛角尖,陷入恶性循环怪圈中。

  主动寻求援助

  产后抑郁的女性内心会有一种无助,这其实是一种希望获得他人关注的信号,所以主动寻求和接受别人的关注是一种很有效的自我保护方式。

  智灵通专家建议,与老公、家人来一次深入交谈或者家庭会议,让家人知道自己支撑得很累。对于全职妈妈来说,喝茶、散步、泡澡甚至只是走出吵架的房间,都有助于你摆脱焦虑。

  学会“偷懒”放松

  适当调节变动生活内容,不要时时刻刻关注孩子而忽略了自己,将孩子暂时交给其他人照料,让自己放个短假,达到放松自己的和精神充电的作用。避免心理、情绪透支。

  结交一些朋友,尤其是有育儿经验的妈妈,新妈妈可以增长知识,同时也可以通过彼此交流疏解压力,释放焦虑的情绪。

  轻运动调节

  鉴于女性生产后不适于做剧烈的运动,但一些适当放松活动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深呼吸、散步、打坐、冥想平静的画面、听舒缓优美的音乐等等。

  孕期开始足量补充DHA

  根据美国研究发现,DHA与抑郁症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DHA无法由人体自行合成,必须额外补充。

  DHA是维持神经系统细胞生长的主要营养元素。孕产期足量补充DHA有助于改善孕期健忘、降低孕产抑郁症风险。

  自觉合理饮食

  很多妈咪在孕期和产后会吃大量补品,这些很容易令人心烦气躁,失眠焦虑,甚至“上火”。多搭配清淡食物,多吃新鲜蔬果,多喝温开水,自内而外调整心态。

  给自己打打气

  智灵通专家建议,妈咪们从孕前开始通过书籍、网络、参加产院举办的培训班学习一些育儿知识,让自己有知识储备,以免碰到问题过分慌乱,同时不唯书本论、不唯专家论。

  自我欣赏,多看自己的优点,多看事物的好处,不要忘了还有其他自我实现潜力和需要。趁着产假关注一下自己有擅长的事业,产假结束会有改头换面的新形象出现。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