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唯快不破的当下,没有一家互联网企业,会选择用时间而不是融资,来换取利润和再扩张。
也没有一家现金流充裕的公司,热衷于通过融资,来大幅稀释自己的股权。
但是吃瓜群众不明觉厉,它们大多还沉浸在,“公布融资消息,就意味着牛逼;没有融资消息,就意味着落后”的刻板印象和主观幻觉中。
以至于,4月份两家重量级公司(滴滴和今日头条)的融资消息,却被以互联网资本圈的“冰火两重天”之名来对比褒贬评论。说实话,“冰火两重天”的确存在,但谁火谁冰尚待商榷。
美团点评多业务脱颖而出,何来遭遇“想象力”瓶颈?
从团购起家的美团点评,在夺下行业头把交椅后又四处攻伐。
尽管在生活服务、外卖、酒旅、电影等每一个领域,美团点评都面临劲敌,如外卖领域的饿了么、百度外卖,酒旅领域的携程、去哪儿网等,电影票领域格瓦拉、微影等。但值得佩服的是,美团点评在各业务条线,业绩都能做到前列。
在生活服务方面,已经出现盈利预期,并证明了具备自身的造血能力,而成立只有三年时间的酒旅、外卖等都已经都跻身行业前列,进入稳定成长的快车道。
虽然外卖业务之前一直被诟病烧钱,但随着行业格局日趋明朗,外卖补贴已经大大减少,对资金依赖已经不那么强,目前美团外卖日完成订单量超过一千万单,份额全国居首;而美团旅行的酒店日间夜量和景区门票销量都是行业领先地位。
国内的人口红利优势已经不复存在,王兴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称中国互联网进入了“下半场”:“要不开拓海外市场,可能还有更多用户,但是全球化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要不你就得精耕细作,把原有的用户服务得更好,通过每个用户创造更多的价值。”而“上天、入地、全球化”与其说是出师誓言和口号,不如说是行动的总结与感悟。
先说“上天”。美团点评有着天然的技术基因,记得在团购厮杀对猛烈的时候,美团就是依靠技术,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当时的员工数上,美团最高峰的时候也就2500多人,而当时的窝窝团、拉手网等,则至少有6000人。
再说“入地”。美团点评试图将餐饮业务从C端(消费者端)转向B端(商户端)不假,而针对商户提供的技术、金融服务等布局,对于商户效率的提升,也不是张口就来的“试水不成功”就能够抹杀的。
最后说“全球化”。如你所言,“想象力决定估值”,为什么全球化在其他企业身上有想象力,而在美团点评就不适用了?
有媒体说,合并之后,美团点评并没有像外界想的一样,达到1+1>2的结果,这些相对客观。但行业人士认为,这项合并更大的经济之处在于,减少双方的损耗。实际上,和2015年至今的几宗大型并购相比,美团点评的合并已经是十分正向的了。不少公司在合并之后原有核心业务被拿去反哺另一家公司,或被严重边缘化,而美团点评经过几番架构调整,无一不是在在尊重原有公司业务历史的基础上来继续创新的。
在投资人士看来,在TMD中,目前来看盈利能力势头最旺的应该是今日头条,滴滴应该还在亏损,美团点评目前是三者中盈利能力最稳的。另外,在战略性扩张方面,比如金融条线,美团点评比今日头条和滴滴等的金融业务,应该都要更成熟。
撇开估值问题来看,美团点评现在是一个很稳的互联网公司,需要时间去搭建更多的内容,来坐实、支撑并放大现有的估值体系。
阿里的老股转让,影响美团点评估值的合理性?
国内用得比较多的是下面这个表的估值法,但其合理性受到诸多争议。
有媒体根据2015年底,阿里低价转让美团股权的行为,用这种老股转让的估值,来评估美团点评的公司估值,因此也受到诸多争议。
而华尔街日报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团点评估值仍为180亿美金。
放在二级市场或新三板市场,这种通过协议转让或大宗交易,价格通常较公司估值有一定程度的折扣,但这并不能影响该上市公司或挂牌公司实际市值。
买老股为什么通常比融资时的价格便宜?原因大概有三:
一是,流动性折扣。在二级市场大宗交易都有折扣,更何况流动性本身就不高的一级市场股权?
二是,保护性条款减弱。比如原来美团融资时,阿里要求加入对赌、回购等保障性条款。但阿里转让这些老股,对于接盘方来说,不可能要求美团再给什么新的保障性条款,而阿里作为卖方,也不可能有什么承诺,接盘的投资人最好的情况是,继承阿里在美团已经有的条款。
三是,阿里的套现需求强烈。卖老股的钱进的是阿里的口袋,没有进到美团点评腰包。阿里多少钱价格买卖,对其他股东来说,又有什么关系呢。
只是不清楚,美团点评的其他股东,有没有行使优先认购权?
高成长公司估值,到底该怎么对标?
那么,对美团点评类公司,还有什么样的估值方式?就是类比美国对标公司。
有媒体将美团点评业务分拆为外卖、酒店和生活服务,并拿出三家美股上市公司进行对标,分别是Groupon+点评的yelp+外卖的Opentable+酒旅的去哪儿。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把美团点评的各项业务单拆,最高估值也不超100亿美金。”
在业内人士看来,简单的三项业务加减算出来的估值虽然有很多人这么干,但不一定合理。美团的“上天、入地“计划,从原来的2C场景拓展到2B场景,为商户赋能,提供技术、金融服务等,提升的效率,带来的价值都没有考虑进去。
作为O2O行业的领头羊,美团点评目前已积累了500万的商家、数亿的用户,覆盖超过1200个城市,将近2000亿的年交易额。而利用这样的优势,在入口处提供金融产品与服务的直接链接和宣传,把大量美团点评的用户有效转化为金融服务用户,各项业务之间形成协同呼应,最终形成交易的闭环,这是美团点评的竞争壁垒,也是目标于本地生活服务平台理所应当做的事情。
单看美团点评开展金融服务,这项事业到底有多大?要知道,腾讯系“理财通”的整体资金规模不到3000亿,京东金融的交易额的10000亿,以美团点评金融业务按2000亿交易额来看,未来的价值和发展潜力都很大。
虽然猫眼已经出让控股权,但按照当初光线传媒23.83亿元的现金和价值23.99亿元的股票,对应猫眼57.4%的股权,美团点评持有猫眼的股权价值也在35亿元左右。此外,对比业务单一公司,美团点评各项业务之间的“化反”价值也并未提现。
结合之前,美团点评通过战略投资和之后设立的规模为30亿元的产业基金,撬动了行业资源和资金,在唯快不破的互联网行业,团结了大批增值潜力巨大的小伙伴,如果这些投资项目日后具备并表条件,自然对美团点评估值产生正向作用。
如此,美团点评的估值downround并不可信,未来依然有巨大的想象空间。按美团点评目前的财务状况,并不着急融资也能维持正常运营,相反,某些公司盈利能力偏弱,不得不靠资本持续输血,创始人股权已稀释大半,或许已显败落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