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各地新闻>正文

陈嘉庚:募70亿元支持抗战

时间:2017-05-02 15:37:34    来源:台海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在抗战期间,陈嘉庚作为侨领,组织南侨总会支援抗战,发动华侨捐款捐物;反对和谈主张抗战,挺身而出声讨逆贼,以掷地有声的“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11字电报提案给妥协投降派迎头一击,震动海外;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在被日寇宪兵队日夜出动搜捕、隐居玛琅的情况下坚持撰写《南侨回忆录》,忠实地记录下海外华侨共赴国难的历史。

  作为海外华人研究的专家,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教授、中国华侨历史学常务理事李国梁表示,抗战期间,陈嘉庚能把不同历史背景、不同阶级、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方言、甚至不同政治形态的海外华侨团结在一起,共同抗日,这本身就是前所未有的功绩,当时全世界华侨约为1000多万,陈嘉庚召集起来的就有七八百万之多,正所谓一呼百应。这与当时海外华商遭受日本帝国主义及所在地宗主国双重压迫,自身就有抗击日帝的要求这一生存状态有关。另外,广大华侨的民族归属感,爱国心,以及抗日战争的正义性也是主要原因,而陈嘉庚本人身先士卒站在抗日救亡的第一线,及其重承诺、讲诚信的人格魅力更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爱国救国,陈嘉庚一直是一面旗帜,可以说,陈嘉庚在华侨心目中的位置是不可替代的。为了加强南侨总会领导,1940年,陈嘉庚组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视察团回国慰问,他殷殷慰问前方抗日将士和后方受难同胞,呼吁国共团结抗战,不要分裂。回到南洋将归国见闻如实向华侨报告,鼓励他们继续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出钱出力,多寄汇款支援祖国抗战。正是在长期的爱国斗争中,他在华侨中建立了极高的威望。

  “陈嘉庚”三个字就是响当当的金字招牌,他发起的倡议,总是一呼百应,最著名的就是招募南洋华侨机工事件。抗战后,海路被封锁,只能靠滇缅公路运输支持祖国抗战的大批海外战略物资,而其时国内机工及汽车奇缺,运输十分困难。陈嘉庚受托发动海外汽修工回国效力,很快就有数千名工人响应,自1939年至1940年间,通过南侨总会从新马等地招募“经验丰富、技术精良、胆量亦大”的机工10批共3200人,并捐赠汽车310辆及其他物资。这些华侨机工,满怀爱国热情,离别南洋亲友,回到祖国大西南,在异常崎岖艰险的千里运输线上,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运送各种国内急需的战略物资,平均每天300吨以上。直到1942年5月,滇缅公路被日军切断前,南洋机工们共抢运了45万吨以上的军火物资,极大地支持了祖国的抗战事业。

  带头捐款支援国内抗战

  作为南洋华侨众望所归的领袖,陈嘉庚领导南侨总会发动海外华人华侨同仇敌忾,募捐筹款,极大地支援了国内的抗战。从1928年担任“山东惨祸筹赈会”会长开始,在数次爱国运动中,陈嘉庚自始至终站在前线。他本身财力雄厚,曾经富甲南洋在陈嘉庚的号召下,海外华侨的捐献十分踊跃,据《南侨回忆录》记载:“抗战期间南洋华侨每月捐款高达1000万元,如果将捐款存银行作纸币基金,在国内可发行4倍纸币,即达4000万元。而当时抗日正规军(国民政府军队)有300个师约300万人,每月食饷军费约4650万元。至于寄回祖国的侨汇,则数量更多,作用更大。”仅从1937年至1943年通过银行途径的侨汇,据统计共达55亿元(国币),平均每年约8亿元,数额巨大。其中南洋侨汇居多。1942年后,南洋各地相继沦陷,侨汇和捐款中断。欧美等地华侨继续以侨汇和捐款为祖国抗战做贡献。

  海外华侨在物力方面对祖国抗战贡献也甚为可观。截至1940年10月不完全统计,共捐献飞机217架,坦克27辆,救护车1000辆,大米1万包,以及大量药品、雨衣、胶鞋等用品,自1937年至1940年总数达3000批以上,每月平均100批。以上物资多数亦为南洋华侨所捐献。

  支持韩国独立运动

  1932年4月,时任大韩民国临时政府警务部长的金九在上海策划暗杀一二八事变中进攻上海之日本军队要员的“虹口爆炸案”,在此次行动中,炸死日军上海占领军总司令白川义则及炸伤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第九师团长植田谦吉等多名日本军官、士兵,这几乎是日本自1910年吞并朝鲜半岛和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以来,人员损失最为惨烈的一次。此次“虹口爆炸案”的行动一直得到十九路军的暗中支持,在经费方面,陈嘉庚先生通过十九路军捐款支持“虹口爆炸案”的行动。“虹口爆炸案”后,金九被日寇通缉,陈嘉庚先生不顾凶险,请同盟会会员褚辅成先生援救,掩护金九一行多人到嘉兴避难,使之成功脱险。

  1938年,金九以及他领导的韩国临时政府先是迁往广州,后来又经过贵州抵达重庆,以后7年多的时间里,金九和他领导的临时政府在此指挥韩国抗日活动直到1945年11月回国,在此期间,陈嘉庚南侨总会对金九所属党派及韩国临时政府经济上的要求,几乎是有求必应。1940年,由南侨总会出资,中国官方在重庆郊外的土桥建造“韩人村”,又将枣子岚垭设置为临时政府官邸,还设立供韩国孩子就读的小学。1940年10月,韩国临时议政院在重庆召开会议,正式选举金九为国务会议主席。

  金九还在蒋介石的支持下组建了韩国光复军,1939年,以金九为首的“光复阵线”与以金元凤为首的“民族阵线”发表联合宣言,号召民族团结一致抗战。1940年,金九发表《韩国独立与东亚和平》向中国官方呼吁请求援助。 1940年9月17日,在中国国民政府的直接援助下,韩国光复军总司令部在重庆嘉陇宾馆正式成立,总司令由韩国抗日名将池青天担任,参谋长为青山里战斗中的英雄李范奭,后者在二战结束后成为大韩民ᄃ第一任内阁总理兼国防部长。金九等发表宣言,声明韩国光复军决“与友邦中国抗日大军并肩杀敌”,“不但调动白山黑水间枕戈待旦的三韩健儿和散在华北一带的白衣大军,更能以此国内的三千万革命大众闻风而起,冲断倭寇的铁蹄锁链而遂行圣洁的天职”。中国官方承担了全部军费,国民政府支助韩国光复军军费百分之九十来源于南侨总会。陈嘉庚先生捐款10万国币支持韩国光复军军费。此外,金九还积极争取国际社会对临时政府的承认,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未获成功。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