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7年,一场声势浩大的互联网对传统文化业的革命,正在给我们每天习以为常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
当中国遇到在所难免的文化断层期之时,是湮灭在历史之中?还是努力寻求变革延续文化?答案当然是肯定的,肯定是努力寻求变革延续文化!那么究竟有没有一种解决方案,能够做到“鱼与熊掌兼得”呢?那就是“互联网+”与传统文化业的联姻。
2017年,一场声势浩大的互联网对传统文化业的革命,正在给我们每天习以为常的生活带来巨大改变。
有数据统计,目前全国的文交所数量已经超过300家。这些文交所可能有资质,也可能没有资质,这些都会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及监管部门来监管。从文交所实际运营角度来讲,所交易的标的物是否有价值,并且是否有足够的卖方市场,一直是各文交所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然而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文化产业”的日益普及,很多中小文交所正面临着现货资源不足、现货优劣难以保证及金融属性过强等困境,这直接导致了文交所的客源日益减少。事实上,文交所的本质归根到底还是现货资源储备。基于此项认知,包括福丽特等“互联网+文化产业”巨头在内,也纷纷将重心回归了实体经济。
从2016年开始,福丽特就不断在各种场合大谈马甸邮市拥有全国60%储备的信息,北交所福丽特也于近期释放了将要开通现货商城的消息,让邮商及用户可以通过现货商城直接买卖,并利用现货商城的买卖实现自然调节邮币卡平台挂牌藏品价格。
在福丽特这位位“互联网+文化产业”巨头布局现货流通供应体系之时,也正应了政策“回归实体经济”这个点,回归实体、现货为王是始终不变的风口,此时,谁占据更多的现货资源,谁必将能在随后到来的连天大战中活的更好!
彼时,拥有超过全国60%现货资源储备的福丽特也将彻底展现出老牌战将的实力,其余文交所如何应对,必将成为公众所关心的问题,虽说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但硬实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