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内资讯 > 各地商讯>正文

培养“工匠型”一线工人

时间:2017-03-06 15:33:35    来源:新讯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离不开一大批工匠型的一线产业工人。”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波司登集团董事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企业要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离不开员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因此企业对培养‘工匠型’一线工人责无旁贷。”

  高德康代表认为,培养员工的“工匠精神”,精工细作、精益求精,企业才能生产出好的产品,真正俘获消费者的心。如果每一位生产者都一心一意把自己的产品做到,,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必将显著提升。因此,企业要在职级、薪酬、福利待遇等制度设计方面入手,形成体制机制,鼓励、激励更多“工匠型”一线工人的产生。

高德康代表建议,一方面要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工匠培养制度,并不定期送技术员参加培训,提升技能。同时,要让工匠型的一线工人获得更高的回报,完善劳动、技术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机制,完善高素质产业工人的津贴、薪酬和岗位分红等分配办法。 


  高德康代表说,企业自身也要专注、专业,细心研究生产工艺、用心思考生产流程、精心提高生产效率、热心提升生产质量,在自身擅长的产品领域精耕细作。有的企业沉不下心来专心致志做产品、做品牌,而是市场上某一种产品热门,就一哄而上。这样做的后果,导致资源浪费、产能过剩、假冒伪劣充斥市场。而且,企业热衷于生产热门产品,是不可能就某一种产品生产提高工艺的,也就不可能在企业内部培育工匠精神。所以,他也提出,打造工匠型一线工人,要提高工人的稳定性,企业要能够留住人。如果企业不断更换员工,也很难培育工匠精神。工匠专注于某一产品生产,工艺提高不是短期能形成的,要对产品和工艺进行长期的打磨。

  高德康代表希望,国家在设置各类荣誉奖励时,要把更多评先评优的机会向一线产业工人、技术工人倾斜,让工匠等技术工人群体得到更多的尊重。他举例说,可以给予 “工匠”型技术人才与劳动模范等相同的社会待遇,考虑在城市落户、子女就业等方面给予支持。

  高德康代表还认为,要继续推动职业教育向校企结合、产教链接、工学融合方向转变,使职业教育更有针对性。“企业要加强职工职业技能培训,为技能培训、技术比武、技艺交流、素质提升创造更好的条件。”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并不代表新讯网观点,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本站自动屏蔽违反《广告法》词语。

请选择您浏览此资讯时的心情

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