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收到了普华永道的正式录用通知,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坐在宿舍里回想这几个月的经历,突然很想把这段心路历程记录下来。

我是去年从杜伦大学金融硕士毕业的,本科在江西的一所双非大学。硕士学校虽好但缺乏国内人脉,每次投简历都像在,,刚回国找工作时真的处处碰壁。最惨的一次是某家券商的群面,我紧张得手心直冒汗,轮到我发言时脑子一片空白,,草草说了几句就坐下了。那段时间我特别怀疑自己,甚至开始想是不是该降低求职标准。
后来有朋友建议我找求职机构帮忙。说实话,我一开始是抗拒的,总觉得这是"走捷径"。但在网上看了一圈评价后更纠结了,特别是看到有人说途鸽"交钱后就变脸",让我特别犹豫。
转机是有次回北京,我顺路去了趟途鸽的办公室。其实就想亲眼看看,毕竟网上说得再差,亲眼所见总不会骗人。他们的办公室在写字楼里,我去的时候正好是下午,看到很多员工在工位上忙碌,有的在开小组会,有的在给学员做辅导,氛围比我想象中要专业。前台听说我是来咨询的,很热情地给我安排顾问老师,介绍了服务流程,还让我在休息区坐了一会儿。就是这短短的半小时,让我觉得至少这不是一家皮包公司。


后来我签约了,说实话交钱的时候还是有点忐忑。但实际体验下来,我发现网上的一些说法可能有点偏颇。
我的顾问Ivy老师是个很细心的人。他帮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梳理求职方向,不是简单地说"你去投这个岗位",而是详细分析我的优势和短板。比如我数学基础不错,他就建议我多关注需要数据分析的岗位;我性格偏内向,他就帮我找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工作。
最让我感动的是准备普华永道面试的那段时间。我的面试导师真的很用心,不仅把可能问到的问题都整理出来,还把他自己在四大工作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我。有次我们练习到晚上9点多,他第二天还要上班,却还是坚持把,一个案例讲完。他说:"你现在多准备一点,实战时就多一分把握。"这句话我一直记着。

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选择求职机构就像找健身教练,重要的是找到适合你的那个。网上评价可以参考,但最终还是要亲自体验。比如我就很庆幸当初去实地看了看,也很庆幸遇到了负责任的老师和顾问。
如果你也在求职路上感到迷茫,我的建议是:不要被别人的评价困住脚步,多去了解,多去尝试。有时候,最适合你的选择,可能就在你勇敢迈出那一步之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