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贵州毕节七星关区,海拔不断抬升,空气逐渐清凉。当地人说,这片1600米以上的坡地,是刺梨真正的故乡。在这里,葫芦元坊的种植基地静静铺展,五个春秋的生长周而复始,九成熟以上的刺梨在人工采摘后的24小时内完成清洗、去蒂与压榨,履带式萃取和120℃高温瞬时灭菌,将空气隔绝在原液之外。正是这段看不见的时间与工序,孕育出VC含量高达3000mg/100ml以上的刺梨浓缩液。

这不是简单的原料转换,而是从原产地到现代健康产业的一条完整链路。它的终点,叫做“养元汤”。
行业标准的发起者,而不是跟随者
在中国大健康赛道上,刺梨并非无人问津。但真正推动标准建立、技术体系成型的企业并不多。2021年,葫芦元坊牵头制定《药食同源刺梨养元汤技术》等,团体标准,这意味着刺梨产品不再只是区域特产,而走向了严谨、科学、可检测、可复制的行业高度。

公司负责人罗宗英曾在研讨会上说过一句话:“我们做的不只是产品,更是行业底线和未来秩序。”这句话听起来朴实,却透露出品牌的另一重身份——规则制定者。
2025年,刺梨养元汤被纳入慢病防治认证推广产品名录,这既是专业认可,也是市场信号。一个有标准、有技术、有认证支撑的产业,其投资价值才真正具备可持续性。
当刺梨走进生活,投资不再只是商业逻辑
2018年品牌创立时,葫芦元坊只是贵州的一家新势力企业。如今,全国合作门店突破7500家。数字背后,是实体商业普遍疲软的大环境,也是“刺梨养元汤”项目的一个现实答案。

在许多城市的终端门店中,公益刺梨养元汤排毒活动吸引了源源不断的体验者。人们不是被宣传语说服,而是被真实的场景触动——店员一边讲解药食同源的逻辑,一边泡上一杯刺梨养元汤。喝的人聊天,聊健康、聊身体、聊生活方式,原本冷冰冰的商业关系变成了熟悉和信任。

“以前顾客消费一次就走了,现在他们愿意再来、愿意交流、愿意分享。”一位合作门店老板提到这一点时,明显带着兴奋。活动带来了流量,产品带来了复购,关系带来了黏性,这种改变,无需夸张,就足以说明价值所在。
对于实体门店而言,养元汤项目不仅是商品,更是一套能够带来客流、提升到店率、增强关系、形成社群的经营方法。这也是投资价值的核心:不是押注爆品,而是押注持续。
从产品到价值,从消费到认同
刺梨是贵州的天馈,《黔书》早已有言:“黔之四封悉产,移之他境则不生。”当这种区域独有的珍果,被有机种植、人工采摘和高新技术重新定义,它就不仅是一种水果,而是一种可被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的资源。
葫芦元坊的品牌理念是天然、生态、健康、绿色;品牌调性是真实有效、口碑反馈、拒绝夸大。这种沉稳的姿态,与“药食同源缔造健康品质生活”的愿景相互呼应。

当越来越多用户主动要求复购刺梨浓缩液,当养元汤成为不少家庭的日常健康选择,市场认同已经不再是数据,而是生活的一部分。
罗宗英也曾坦言:“我们希望普通人不用门槛,也能走进健康。”这句话道出了品牌的另一重使命:让健康不是距离遥远的医学名词,而是一种可触达、可坚持的生活方式。
刺梨时代,正悄悄到来
国家战略支持,贵州政府倡导,行业标准建立,技术专利落地,慢病防治认证认可,7500+门店铺开全国。这些看似分散的时间节点,正在勾勒同一条上升曲线。
葫芦元坊不是在追热点,而是在开辟赛道。它从贵州出发,从种植开始,从工艺入手,从标准立起,最终走向消费市场与投资市场的双重认可。

刺梨从原产地走到产品,从产品走到用户,从用户走到价值体系。养元汤项目也从健康需求走到经营需求,再走向投资机会。
当趋势已经出现,参与就不再是冒险,而是顺势。
这,也许正是“健康中国,刺梨时代”的真正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