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送暖,文脉相传。11月18日,在大兴区枣园东里社区的活动室里,一场充满京味儿韵味的“丹霞琢玉塑兔儿爷”手工体验活动热烈举行。社区居民们齐聚一堂,在非遗老师的带领下,亲手为经典的兔儿爷石膏素坯绘彩,在沉浸式体验中重温老北京民俗,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

活动在浓浓的怀旧氛围中拉开帷幕。指导老师首先为大家生动讲述了兔儿爷的传奇故事与深厚文化底蕴。“兔儿爷可不是普通的玩具,它曾是老北京中秋节的‘神圣’,寓意着祛灾祈福、平安健康。”老师指着桌上一个个白坯兔儿爷介绍道,“它穿着金盔金甲,骑着狮、虎、麒麟等神兽,威风又可爱。今天,我们就是要用手中的画笔,为这位‘老北京的神仙’披上彩衣,唤醒城市的记忆。”
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大家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创作。调色、勾勒、渲染……每一步都凝聚着匠心与对传统的敬意。活动现场,老人们戴起老花镜,神情专注,仿佛在进行一场与历史的对话。有的严格遵循传统配色,力图复原兔儿爷的经典形象;有的则大胆创新,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为兔儿爷的衣袍添上自己喜爱的纹样。大家一边画,一边分享着各自记忆中与兔儿爷有关的故事,现场气氛温馨而热烈。“我们小时候,中秋节能请个兔儿爷回家,那可是件大事儿!”正在为兔爷坐骑点睛的王阿姨感慨道,“现在亲手给它上色,感觉把过去的回忆也一笔笔画回来了,这活动办到了我们老北京人的心坎里!”

经过近一个半小时的精心绘制,原本素白的兔儿爷们纷纷披上“丹霞彩衣”,变得神采奕奕、栩栩如生。老人们自豪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互相点评欣赏,脸上洋溢着成就感与喜悦的笑容。
本次活动是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智慧养老产业项目办智慧助老·社区公益行系列公益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焦于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通过传承非遗技艺,实现“文化养老”与“老有所为”的有机结合。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有深度、有温度的活动,让老年朋友不仅是文化的接受者,更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激活者。未来,我们将持续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让‘老有所乐’的内涵更加丰富,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加多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