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为了领养一名中国女孩,Tai一家全员投票,决定举家从美国迁居上海。当时,母亲Evelin曾是一位经济学家,在孩子的学校兼职工作;父亲Earl是纽约一所大学的教授;女儿Karis和儿子Elijah则在一所私立学校就读。这场跨越重洋的迁徙,不仅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轨迹,也折射出这个家庭对爱与责任的独特理解。
如今,从Concordia(上海协和国际外籍人员子女学校)高中毕业的Karis和Elijah都已经是哈佛大学的毕业生,走上了各自的职业道路,在不同的舞台崭露头角。

Karis在麦肯锡工作数年后,几个月前在肯尼亚创立了一家公益组织Talanta Africa Fund,目前她正在斯坦福大学法学院深造。Elijah曾在哈佛担任教学研究员,现就职于LW Scientific公司,在亚特兰大继续他的职业生涯。
培养出一对哈佛儿女,Evelin却坦言没有什么“成功育儿公式”。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她是一位充满“松弛感”的妈妈。
孩子们小时候,她经常忙于“宝贝基金会”(援助京沪孤儿的非营利性公益项目)的工作,而这种“忙碌”反而培养了Karis和Elijah的独立自主能力。她从来不是那种为孩子包办一切的父母;相反,她用这样的方式鼓励孩子,并在他们需要时给予支持: “你们要自己思考解决的方法,告诉我需要怎样的支持,我一定会提供帮助。但我不会逼迫你们。”Evelin这样对孩子们说。
Tai一家人格外珍惜共处的时光。Evelin和Earl夫妻俩把自己对阅读的热爱变成了全家人的共同爱好——只要谁发现了一本好书,就会推荐给其他家庭成员。一起外出时,他们也总爱一起听有声书,分享阅读的乐趣,让漫漫旅途充满了温暖的交流。
“作为父母,我始终要求自己保持成长,不断学习,唯有这样我才能更好地帮助我的孩子们,把这些重要的东西传递给他们 。”

这段发自内心的分享,不仅道出了Evelin作为母亲的反思与坚持,也折射出她在亲子关系方面的体悟:养育完整的孩子,首先要成就完整的自己。
“坦率地说,我觉得孩子的身心健康远比考上哈佛更重要。Concordia最让我们欣赏的一点,正是它全人教育的理念。” Evelin说。
Concordia为学生们打开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世界:无论是TrIBES户外研学、美国国家历史日(NHD)总决赛,还是与亚太地区的国际学子们在APAC联赛中切磋技艺,同学们在多样平台中探索成长。这里的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致力于点亮学生内心的光。
“很感谢Concordia为孩子们提供的优质教育和众多机会。这里的老师们都充满热忱,他们的付出也远远超出了普通教师的职责范围,”Evelin 感慨地说。
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在一次TrIBES研学旅行中,有位老师注意到Karis在辩论方面的潜力,便鼓励她参加APAC辩论赛——她是校队里面,一个高一学生。
起初Karis非常紧张,第一次演讲仅仅持续了两分钟。但令人惊喜的是,仅仅一年后,她就能自信地站在TEDx的讲台上,从容地发表演讲。目睹女儿从青涩到自信的蜕变,坐在台下的Evelin感动不已。
回过头来看,最让Evelin欣慰的,是孩子们不仅在学业上有所成就,更在品德和社交情感上茁壮成长——他们还将这份温暖持续传递给了更多人。
在高中的TEDx演讲中,Karis讲述了全家移居上海的经历,以及“付诸行动的力量”。数年之后,Elijah也登上了TEDx讲台,分享了他为云南偏远地区麻风村设计应用软件的故事。
最让Evelin引以为傲的从来不是孩子们取得的一纸文凭,而是他们成长为了怎样的人。
Tai一家的故事告诉我们:,的教育,终其本质,是帮助每个生命在爱与自由的引领下,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