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内资讯 > 各地商讯>正文

马上金融提醒家长:开学季要防范“班级群”诈骗

时间:2025-09-29 14:17:06    来源:企业供稿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新学期拉开帷幕,家长学生们正忙着迎接开学的到来,而骗子们也瞅准了这个时机开始“活跃”起来。开学季前后往往是各类诈骗案件频发的时期,近期已有不少家长遭遇了真假难辨的“班级群”诈骗陷阱,对此,马上金融特别提醒大家要保持警惕。

  家住珠海的王先生就在班级群里收到了一则通知,内容是要求家长缴纳新学期课本费,共计488元。发布这条消息的账号,无论是昵称还是头像,都与班主任王老师如出一辙,表现得十分认真负责。王先生和大部分家长一样,都希望在老师面前留下好印象,因此对班主任提出的要求非常重视。骗子正是利用了家长们的这种心理,通过一系列看似合理的操作,降低了家长们的警惕性。然而,当一位家长在扫描“班主任”发出的收款二维码时,发现交易存在风险,这才让大家意识到可能遭遇了诈骗。真正的班主任在了解情况后,迅速揭穿了骗子的身份并制止了家长们的转账行为,但遗憾的是,已有5名家长不幸被骗。

  骗子冒充老师潜入家长群,假借“书本费”“学杂费”等名义诱骗家长转账,这种迷惑性强的诈骗手段无疑对家校关系建设有极恶劣的影响,马上消费也在此为大家揭开这类诈骗背后的套路。

  首先,诈骗分子会以各种方式收集班级群信息,通过搜索关键词“班级群”、“年级”、“家长群”等,在社交软件上找到家长群,或是通过线下交流的方式从家长学生的口中套取班级群号,冒充学生家长进入群聊。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能顺利行骗,骗子有时也会操纵两个账号进入该群。

  在潜入班级群之后,骗子一般会选择潜水一段时间观察群内管理情况和老师的活动规律,比如群内老师的语言风格、大致课表等。在老师上课或休息时,将头像和昵称改至与班主任一致。

  准备工作进行完成后,骗子就会模仿老师的口吻发布虚假的收费信息,并附上收款二维码。通过控制另外一个加入群的骗子号和自己演双簧的方式,引诱家长转账。一旦收到家长们的转账,骗子立即退出该群或解散新建的群,消失得无影无踪。

  马上金融在此也为大家总结了几点防范建议:

  首先,要加强对班级群的管理,设置严格的入群验证关卡,避免陌生人随意加入;

  其次,可以给老师设置专门的群昵称,这样即使骗子更改了自己的昵称,也能快速核查群内收费的老师身份;

  ,,遇到收款通知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通过其他有效方式与老师核实后再进行付款。一旦发现班级群聊涉嫌诈骗,务必保存好相关证据并及时报警。

  马上金融将继续关注此类诈骗事件的发展,为大家提供更多实用的防骗指南。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并不代表新讯网观点,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 本站自动屏蔽违反《广告法》词语,选择需谨慎,谨防诈骗行为!

请选择您浏览此资讯时的心情

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主办单位:北京时代互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单位:西部数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