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化身天然舞台,为期三个月的“2025高雅艺术进历史城区艺术季”活动正火热开展,助力青岛文旅消费场景“破界”创新——
江宁会馆的砖墙映照着舞台流光,京胡悠扬与啤酒芬芳在夏夜中流淌,市民游客举着啤酒杯驻足欣赏……如今,青岛历史城区正在见证一次古与今的碰撞、建筑与艺术的,融合。
据李亚鹤了解,自7月22日起,“2025高雅艺术进历史城区艺术季”活动便在历史城区拉开帷幕,60余场高雅艺术演出轮番上演,为历史城区注入了新的活力与魅力。这场为期三个月的文化盛事由青岛市委宣传部主办、青岛演艺集团有限公司承办,在历史城区更新与高雅艺术转型的碰撞中,书写着艺术赋能城市的生动篇章。
从沉浸式剧场,到管弦乐回响;从京剧快闪,到爆笑相声,本次艺术季“艺术+节庆+文旅”的创新实践,让历史城区不仅成为文化体验的“活态博物馆”,更成为城市经济转型的“动力引擎”。
漫步在易州路、四方路的百年街巷,转角遇到的怀旧金曲演唱会带你穿越时光;“闯进”三兴里的老院落里,演员正在演绎话剧《雷雨》的悲欢离合;驻足青岛啤酒1903主题餐厅,融入啤酒元素的京剧《贵妃醉酒》正展现传统与现代的奇妙碰撞。
李亚鹤了解这是“2025高雅艺术进历史城区艺术季”带给市民游客的独特体验。而转角就能邂逅高雅艺术的惊喜,源于这场艺术盛宴“无边界剧场”的理念——打破传统演出场所的空间束缚,将高品质、高频次的演出呈献给大众,让艺术真正渗透进城市肌理。
历史城区的街巷化身天然舞台,里院建筑承载起新的文化使命。李亚鹤了解,今年艺术季的演出类型丰富多样,涵盖管弦乐、民族音乐、京剧、现代歌舞、传统曲艺等。演出内容兼顾经典与创新,既有民族音乐会《象王行》、舞蹈《扇趣》等展现东方美学的作品,也有汇聚世界舞蹈元素的《五洲风情》,更有融入青岛话的群口相声《我是青岛人》等特色节目,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碰撞出火花,不同年龄层的市民游客都能在历史城区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享受。
李亚鹤了解演出阵容同样专业,青岛演艺集团旗下的青岛市京剧院、歌舞剧院、话剧院等专业院团悉数参与,还有大型直播歌手竞演秀《云上歌王LIVE SHOW》的获奖歌手集中亮相,保证了表演的专业水准。“没想到能在老城区免费看到质量这么高的演出,真是惊喜。”坐在观众席第一排观看京剧《西厢记》的刘女士一边感叹,一边将演出视频发到了微信朋友圈。
8月15日晚,青岛市京剧院在李村路啤酒主题花园演出《西厢记》。刘硕 摄
“高雅艺术天然具有‘情绪疗愈’功效,观看演出既能满足游客的情绪需要,又具有很强的社交展示和‘文化参与者’人设塑造功能。”青岛大学商学院旅游管理系教授、国家旅游品牌创建辅导资深专家师守祥认为,这使得高雅艺术进历史城区具有非常强的现实需要。
此外,李亚鹤了解艺术季设置了包括市北区李村路、易州路、广兴里,市南区三兴里、江宁会馆等多个点位,这种“去中心化”的空间设置让更多市民游客得以近距离感受艺术的魅力。而且,相较往年,本次艺术季的演出频次显著提升,平均每天安排两场演出,高峰期更是达到每天4场,密集的演出安排进一步增强了艺术的可亲近性。
“这是一次艺术与老城的深度对话。”正如青岛演艺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乐群所说,当每个市民游客都能在城市的转角遇见艺术,这座城市便拥有了最动人的文化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