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夏,西南地区遭遇多轮强降雨,成都某商业综合体却实现 “降雨零积水”,重庆某社区 2000 户居民的生活用水循环效率提升 30%—— 这两处民生场景的改变,背后都离不开成都派尔排水工程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派尔排水”)的技术支撑。从商业建筑到居民社区,这家深耕排水领域的成都企业,正用屋面虹吸雨水排放、雨水收集、中水处理、污水处理 全链条技术,破解西南地区 “排水难、水资源利用率低” 的行业痛点。
商业综合体的 “45 天改造奇迹”
“以前遇到暴雨,商场地下车库入口总要堆沙袋,现在哪怕短时强降雨,排水系统也能快速应对。” 成都某商业综合体物业负责人指着屋顶的排水管道,向记者介绍改造后的变化。此前,该综合体因建筑密度高,传统排水方案需 60 天工期,且管道布局杂乱影响外观。派尔排水团队介入后,以核心业务屋面虹吸雨水排放系统 为基础,结合成都当地降雨强度、建筑结构数据,重新设计管道走向。
“我们优化了虹吸管件的角度和间距,让雨水在管道内形成负压快速排出,比传统重力排水效率提升 20%。” 派尔排水技术工程师解释,同时采用定制化管道材质,让设备与建筑外立面无缝融合,彻底解决 “功能与美观难兼顾” 的问题。最终,整个项目从方案设计到安装调试仅用 45 天,创下西南地区同类商业建筑排水改造的 “最快纪录”。
社区民生工程里的 “水资源革命”
如果说商业综合体改造体现技术效率,重庆某社区的雨水回收项目,则展现了派尔排水在雨水收集、中水处理系统 领域的民生价值。走进该社区,绿地旁的雨水收集井与景观水池相连,居民楼外的中水处理设备正将回收的雨水转化为绿化灌溉、公共区域清洁用水。
“以前社区每月要消耗 1200 吨自来水用于绿化,现在一半以上靠回收雨水,一年能省 6 万多水费。” 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这一改变源于派尔排水升级后的雨水收集系统 —— 通过新增智能过滤模块,水资源回收率较旧版提升 15%,完全符合 2024 年住建部 “新建项目雨水资源回收率不低于 60%” 的新规。更关键的是,系统配套的智能监控软件(已获国家著作权)可实时监测水质、水量,物业工作人员通过手机就能远程管理,人力成本减少 30%。
“我们的污水处理系统还能处理社区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国家一级 A 标准,未来计划接入景观水池循环使用。” 派尔排水项目负责人透露,目前该社区模式已被成都另外 2 个新建社区采纳,预计年底前可惠及近万户居民。

从西南到全国:技术方案的 “复制密码”
凭借在西南项目中的亮眼表现,派尔排水近期已与 3 家施工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计划将技术方案推广至华东、华南地区。“无论是商业建筑还是民生工程,我们的核心逻辑都是‘因地制宜’。” 派尔排水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已建立覆盖 30 个省市的水环境数据库,针对不同区域的气候、建筑特点,可快速调整屋面虹吸雨水排放、雨水收集、中水处理、污水处理 系统的参数,实现 “72 小时方案响应、15 天高效交付”。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派尔排水的专利技术还在持续迭代。据透露,年内其,研发的智能排水控制系统将应用于 5 个省级,项目,进一步提升排水系统的自动化、节能化水平。在全国水环境治理加速推进的背景下,这家成都企业正以技术为笔,在更多城市书写 “排水难题破局” 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