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七年之“养”的红利期,网络电影进入了第八个年头。平台的分账策略、供给的核心力量、匹配的商业模式和用户的消费习惯都在发生巨变。
一方面,在经济下行、疫情反复的大环境下,影视寒冬还在延续,融资困难、开机率走低、上线量下降……挑战仍然存在;另一方面,新分账规则实施,拼播模式渐成气候,PVOD新商业模式的推行,单片盈利能力提升……市场机制愈发成熟。
一系列变化正在重塑这个产业的格局和走向,网络电影提质减量效果已经显现,正在加速奔向“叫好叫座”。
市场规模超10亿:产能向下,票房向上
据云合数据显示,2022上半年各视频平台上线网络电影共202部。上新数量进一步缩减,同比下降了32%。,
不止网络电影,上半年整个影视剧市场作品数量都出现了锐减,疫情对于院线电影和剧集市场的影响同样存在。
如今,片方对于剧本的打磨和影片的制作周期更长,开机变得慎重,不再那么频繁;此外,疫情的反复也导致不少剧组正常的开机拍摄受到影响,项目计划不得不延期。
与此同时,网络电影的备案数量也出现锐减。据统计,2022年1-4月通过规划备案的网络电影数量为524部,较去年同期1493部明显收窄。片方疯狂“抢注”片名的现象正在消失,行业备案进一步趋于理性。
在上半年202部上新网络电影中,视频平台独播作品有159部,拼播43部。拼播作品占比进一步提升,达到了27%。网络电影正在从以往以“独播”为主的发行模式向以“拼播”为主的发行模式转变。
虽然整体片量有所下降,但得益于拼播作品的增多,就单个视频网站而言,网络电影片量并未出现太大动荡。
票房表现方面,2022上半年,全网共有24部网络电影票房破千万,瓜分4.47亿票房,部均分账高达1862.5万,创历年,;同时,破千万影片占比为11.88%,呈逐年上升势态。比看似火爆的2019年提升了8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数量减少后,质量效能开始显现,网络电影的单片产出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头部、腰部影片的整体盈利能力也在增强。
据相关统计,2022上半年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上新网络电影公开分账票房总规模为8.18亿。如算上未公开票房的三类影片,包括爱奇艺云影院发行的10部PVOD(单片付费点播)影片,搜狐视频、乐视、芒果TV、哔哩哔哩上线的近40部影片,以及爱优腾单日票房未进入榜单TOP25的影片,2022上半年网络电影票房规模预计已突破10亿。
“提质减量”目的是为了“增效”,上半年202部影片产出超10亿票房,或许就是这几年供给侧改革的直接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在24部破千万影片中,爱奇艺参与播出的影片占了19部,占比高达79.2%。其中7部独播,12部拼播,爱奇艺依然是网络电影的供给和消费大户。
此外,上半年网络电影单日,票房为1159万,甚至超过了大多数时候疫情影响下的院线分账。这归因于《张三丰》《大蛇3》《龙云镇怪谈》《阴阳打更人》等爆款影片在这两天前后上线。
可见,优质内容依然是引爆市场最核心的驱动力,在商业模式愈发成熟的当下,网络电影可以迸发出惊人的爆发力。
内容趋势:原创IP占比75%,网络电影开始“上价值”
内容方面,在上半年24部破千万影片中,有9部悬疑惊悚,7部喜剧,3部动作,3部战争,2部奇幻,主题创作全面开花,题材类型多元发展,内容结构持续优化。
另外一个明显的变化是,过去行业内公版IP热门改编的创作风向,正在“退潮”。24部破千万影片中仅有4部来自于公版IP改编。
相比之下,原创IP作品明显增多,占比高达75%。可见,网络电影已经具备了作为IP孵化源头的市场基础,甚至不排除将原创IP输出到其他形式的可能性。
而伴随网络观众的审美提高,网络电影市场今年诞生出不少惊喜之作。
在爱奇艺“云影院”上线的武侠动作片《目中无人》,站内评分高达9.3,豆瓣2.3W+人评价,评分7.1分,人气和口碑双收。此外,民俗惊悚片《山村狐妻》豆瓣6.5分,同样收获了很好的市场反响。
一个明显的趋势是,网络电影正在从追求服化道视效向追求价值观表达过渡。《目中无人》核心是追寻一个“公道”,《山村狐妻》虽为民俗惊悚片,却有着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和现实批判力。
整体创作上对价值观表达的升级,也让网络电影更符合主流价值观的评判标准和价值体系,并拉近了与更广泛观众之间的距离。
商业模式:拼播渐成主流,PVOD初具规模
拼播模式的崛起,不仅仅体现在数量上,同样也呈现在票房上。
上半年24部破千万影片中,拼播影片占了13部,占比达54.2%。这也是拼播作品数量,在榜单上超过了独播作品,预示着一个以拼播为主流模式的时代正在来临。
拼播模式更像是网络电影发展现状下的必然趋势。既,限度地满足了多视频网站会员的观影需求,避免了过去视频平台争夺头部作品的内卷,又让受众覆盖面更广,商业收益更高,对视频平台和制片方,都是更好的选择。
4月份爱奇艺发布了新分账规则,虽然时间尚短,但更大的市场空间,更面向用户的分账模式,更长的分账周期(点播分账期35天+会员分账期180天),吸引了不少大片加盟,带来网络电影新的增长极。
对于新模式的表现,爱奇艺副总裁、电影中心总经理宋佳表示:“当时模式升级是想把有亮点的头部项目,往云影院单片付费的形式转化。几个项目都让我们收获了很大的惊喜,用户认可度高于预期。另外没走单片付费、继续在会员模式里走时长分账的项目,无论是拼播还是独播,票房表现也符合平台和片方预期。随着后续逐渐优化平台推荐逻辑,长尾效应还会越来越好。”
上半年,爱奇艺以PVOD模式在“云影院”上线的影片高达10部,数量同比翻了一番。过去,网络电影的票房来自于会员池,天花板取决于视频网站会员数。新模式之下,PVOD模式(单片付费点播)+SVOD模式(会员时长分账)让线上发行收益直接由用户消费决定,网络电影将没有天花板。
吾道南来CEO、《盲战》总策划刘朝晖也曾公开表示,行业从来不乏具有持续爆款输出能力的团队,缺的是一个能直接面对用户、天花板足够高的市场环境。
作为云影院首映新模式的,作品,《盲战》在点播分账期内,热度仅次于同期上线的《长津湖之水门桥》,并并成为今年上半年云影院票房,。
“爱奇艺云影院带来的改变,可能大家想不到,我能明显地感觉到改变正在发生。”作为新分账规则下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刘朝晖感受颇深。
另一部云影院首映作品《目中无人》同样取得了不俗的票房和口碑。
“有点像坐过山车。”谈及《目中无人》在云影院上映,魏君子这样表示。“这几年武侠片很少人拍,《目中无人》有些逆潮流而行,大家都说市场不好,我们做这部戏就抱着探索尝试的态度,不求赚钱,只想纯粹拍一部戏,但前提是制作成本不超过800万,这样赔也赔得起。”
而《目中无人》上映后的市场表现大大出乎魏君子意料,这也证明了云影院模式对于好作品的加持作用。据魏君子透露,目前已经赚到钱了。
《目中无人》凭借高口碑走出了一条稳定的长尾数据轨迹,不仅在武侠迷中取得了良好口碑,而且引发了刘伟强、雷军等一众大咖推荐,创下了7天全网热度,纪录。除了影片本身品质过硬外,也得益于云影院分账模式和推荐机制,让影片的观众圈层超越传统的网络电影用户。
目前的网络电影,是SVOD和PVOD发行模式并行的阶段。但在头部玩家眼里,未来是SVOD的,也是PVOD的,但归根结底还是PVOD的。
团队:主流阵容入局,院网融合加速,产业结构精进
上半年另一个明显变化是,网络电影不再是“三无产品”,主创班底大幅升级。
以PVOD影片为例,《倚天屠龙记之圣火雄风》《倚天屠龙记之九阳神功》《青面修罗》《绞肉行动》等作品,从制作班底到演员阵容全部都是院线级配置。
而进入分账票房榜单的作品,也大都是全明星阵容。《开棺》由韩栋、姜超、周晓鸥、佟磊等主演;《张三丰》由吴樾、柳岩主演……全明星阵容已成头部网络电影标配。
此外,院线公司进入网络电影也愈发频繁。华谊兄弟、慈文影视、欢瑞世纪、华策影视等公司早已是网络电影里的熟客。上半年,规划备案里出现宁浩“坏猴子”、融创、唐人影视等传统影视公司的身影。
院网融合加速奔跑下,魏君子认为,越处在“影视寒冬”,大家更应该灵活应对,传统院线电影人和网络电影创作者可以拿出各自的优势进行结合,其实有机会打出一条院网融合的新路来。
5月份,《网络剧片发行许可证》(简称“网标”)正式上线。这意味着网络电影跟院线电影一样,拥有了自己的“行政身份”,某种程度上扫除了院线团队进入网络电影的心理障碍,加速了院网融合。
大众审美迭代、市场风向难测、分账规则调整,是今年大多数从业者普遍感觉迷惘并一直在迫切求解的问题。
伴随近年来行业持续的“提质减量”,项目数量减少,多少会对公司营收造成一些影响。映美传媒的做法是,不求多,但求精,网络电影、网剧、院线电影多领域全面布局,尽量保证每一部单品的命中率,并通过具有爆款潜质的,项目来拉低因数量减少给公司带来的影响。
而对于不怎么追求规模化的公司来说,“提质减量”似乎影响并不大。魏君子表示,“我们本来也没追求数量,轻刀快马按照创作规律,一直有自己的节奏。”
需要“提质减量”的不仅仅是制片公司,也包括演员、营销等影视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
“我很早就坚定了这个信念,就是一定要把质量做好,而不再去追求数量,尤其是从《东北警察故事》《目中无人》出来之后。”谢苗告诉网视互联。
“大家从原来特别着急地频频开枪,只要有子弹就放一枪的状态,变成不那么着急开枪了,我必须瞄准,保证开一枪中一枪。”在作为平台方的宋佳看来,这是制片方今年,的变化:项目变难了,开机放慢了,心态变稳了,更追求准了。
不过对这一系列的变化,宋佳并不担心,“网络电影的从业者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就是非常谦虚不自满,喜欢接触所有新鲜事物,习惯拥抱创新和挑战,大家是能够接受快速迭代这个事情的。”
毫无疑问,网络电影的“样貌”正在发生巨变,检视它的目光也越来越严苛。好在行业规则变得愈发清晰明朗,让内容好坏和用户选择一览无余。
影片《目中无人》中,谢苗饰演的成瞎子拼尽全力只为讨一个“公道”。而在2022年的一些系列变化下,曾经被贴上诸多标签的网络电影,也离这个“公道”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