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座120米高的巨型高炉,码头边橘红色的塔吊,海上不时往来的货轮,构成海天间壮观的景色。
2009年5月21日,炼钢工人程国庆捧着父亲程德贵的遗像来到曹妃甸:“看,咱们首钢有了全世界最大的新高炉了。”
这一天,是京唐钢铁厂开炉出铁的第一天。这一年,是程国庆在首钢工作的第30个年头。
1954年,首钢一角。李晞摄
1955年,石景山钢铁厂女子篮球队和401厂女子星球队举行友谊比赛。王一波摄
1956年,石景山钢铁厂“傍晚”,好美的剪影。高宏摄
1957年,石景山钢铁厂的仓库里存在有成千上万套破旧工作服,厂里建立了工作服缝补小组,把这些破旧的工作服洗涤缝补,对于破得无法缝补的就拆拼好,然后供职工穿着,参加这个小组的都是厂里的职工家属。“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写照。李祖慧摄
1979年,父亲递给头一天上班的程国庆一个小闹钟,再三叮嘱:“上好了表,别迟到。”那时,首钢刚刚实行承包制,不仅是钢铁行业的惟一试点单位,在全国国企里也响当当地领了个头。职工积极性特别高涨,生怕上班误点,完不成定额。
说起这个小闹钟,别有一番来历。刚解放那会儿,程德贵和工友们夜以继日地奋战,改造首钢的一号高炉。大伙儿连续33天没回过家,经常24小时连轴转,使得高炉的两个主要指标全部达到了世界第一:利用系数突破了2.5,超过了当时苏联的钢厂;焦比降到336公斤,低于日本的钢铁公司。
忙碌了一个多月的程德贵被评为全国劳模,奖品就是后来传给儿子的那个小闹钟。
1958年,石景山钢铁厂的第三高炉要加以扩大,建筑部门的工作人员在进行高生产的测量工作。高宏摄
1958年,石景山钢铁厂空地上到处可以看到炼焦的土窑。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土法炼钢。高宏摄
1958年,石景山钢铁厂在文化宫展览的高炉模型。好萌的“世界第一”。冯文冈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