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内资讯 > 本地资讯>正文

北京将取消暂住证 (居住证福利)谜底待揭晓

时间:2015-01-23 09:58:39    来源:财新网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居住证制度因被认为撬动户籍制度改革而备受民间期待,就连户籍政策最严的北京也早已将其列入2014年的工作,和立法计划,但翻篇至2015年,仍迟迟没有下文。就在昨日,关于北京市户籍政策变动的诸多细节与进展终于得到披露。

  “暂住证肯定要取消,北京居住证一定会和户籍联系在一起,但是门不会开得太大。”长期参与北京市户籍政策制定的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政府法制办前党组书记周继东,在1月21日的北京市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透露了上述内容。

  国务院于2014年7月底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以居住证为载体,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居住证持有人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劳动就业、基本公共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计划生育服务、公共文化服务、证照办理服务等权利。并逐步享有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的住房保障、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中高考的资格。”

  “北京市的相关条例将按国务院要求制定,将来附着在上面的公共服务会越来越多。”周继东认为,居住证肯定不是单纯的户籍管理措施,它和享受公共服务相联系。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北京资源有限,常住人口增长太快。北京已有两个区县的人口是倒挂的,通州和昌平的外来人口超过了本地户籍人口。

  关于居住证的定位,周继东称原来在立法过程中有不同的思路。一种是倾向于上海的“积分落户”,另一种是用它代替暂住证,采用哪种思路,关键是看国务院的条例,怎么定。

  据财新记者了解,上海的居住证积分制偏好高端人才,学历越高,积分越高,比如本科学历学位积90分,硕士学历学位积100分,博士则积110分,积满120分,子女可在上海当地参加高考。

  周继东透露,在立法过程中北京方面曾到上海调研,发现上海的做法与北京现行的工作居住证类似,真正能够积分入户的“口子”非常小,“上海的经验不一定适合北京”。据财新记者了解,2010年上海开始实行由居住证转为当地户口,当年转入2万多人,2011年有八千多人,2012年是1.2万人,2013年则不到九千人。

  “暂住证肯定要取消”,周继东表示,积分落户尚无定论,难点首先在于居住证附着的公共服务到底有多少;其次是以后能不能落户,如何积分。这些都有待研究。

  早在2009年,北京市人事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张祖德就曾表示,对于《北京市工作居住证》的持有者,目前北京人事部门并未考虑出台让其申办北京市常住戶口的政策。

  尽管如此,北京现行的工作居住证附带福利较多,持有者在子女入托就学、买房摇号等方面,享受市民待遇,被视为“北京绿卡”,但仍无法在北京参加高考,且申领门槛较高,根据2003年的《关于实施北京市工作居住证制度的若干意见》,其申领条件包括,具有2年以上工作经历并取得学士(含)以上学位的人才;对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及特殊领域、特殊行业的紧缺急需人才。

  2014年1月,北京市人社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陈蓓就曾表示,即使北京实施了居住证制度,现行的工作居住证也不会取消。这意味着,北京市将有两种居住证分轨运行。而上海在2013年已将人才类、就业类、投靠类居住证统一成一种居住证。至于北京的户籍政策走向如何,仍有待官方文件正式出台。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并不代表新讯网观点,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本站自动屏蔽违反《广告法》词语。

请选择您浏览此资讯时的心情

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主办单位:北京时代互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单位:西部数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