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内资讯 > 本地资讯>正文

[感动]南充籍“打工妹”患白血病 欲捐眼角膜

时间:2014-10-20 17:32:26    来源:南充晚报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10月18日,在北京务工的南充籍女子李凤,经过化疗后,血小板显著上升,接近正常水平。望着丈夫手里的化验单,李凤悲喜交加。她说,在病重和全家陷入危难之际,在北京的川籍民工和顺庆金台乡亲们无私的帮助下,她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并在绝望中体会到了温情。
  妻子患病 丈夫不离不弃
  31岁的李凤是顺庆区金台镇董家院村五组村民,19岁时外出打工,目前在北京从事家政服务。今年9月初,李凤刚办理了《健康证》,期待着趁大家国庆出游时,多找点活干,多挣些钱。不料,天有不测风云。9月21日,李凤突发高烧不退,被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随后住院治疗。主治医师李松威告诉李凤:“病情危重,出血倾向明显。”
  “我好不容易成了一个家,没想到现在遇到这么大个坎。”李凤的丈夫陈海云含泪告诉记者,35岁的他来自巴中,他5岁时父母先后离世。成为孤儿后,一直跟着他二叔生活。去年,二叔因病去世。
  2001年,陈海云和李凤在打工时相识,2003年结婚。到北京后,陈海云当起了“蜘蛛人”,负责高空作业清洗外墙。李凤则在一名教授家里做家政,因服务周到细致,深得教授的赞赏,表示愿意腾出一间房,让李凤全家都搬过来住。面对如此好意,李凤却婉言谢绝了。
  妻子患白血病后,为了舒缓其情绪,治疗期间,陈海云寸步不离。10月8日,李凤第一次化疗时,休克了3天才醒来,陈海云虽然熬红了双眼,但看到妻子醒来后,内心充满了喜悦。因为,医生曾告诉他,只要李凤能挺过第一个化疗期,就意味着度过了生命的危险期。  川籍老乡 北京募捐6万元
  9月21日,李凤被确诊病情后,医生告诉她,整个治疗大约需要数十万元。面对这,文数字,陈海云一筹莫展。当晚,他找到自己的老板——包工头阎阳春商量。阎阳春立即拿出6000元给他,让他赶紧为妻子办理住院手续。
  第二天,阎阳春又拿出1万元交到陈海云手里。之后,阎阳春组织工友写了一张募捐说明,在他们的住地北京市朝阳区三间房乡,挨家挨户串门向村民募捐。村民们得知情况后,纷纷慷慨解囊。
  川籍老乡、北京某保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立,获悉李凤的困境后心急如焚,号召公司员工捐款6000余元,并向其他老乡发出救助倡议。据了解,许多川籍老乡慷慨解囊,目前捐款已超过6万元。
  面对数十万元的治疗费缺口,虽然这6万多元仍旧是杯水车薪,但是,陈海云依然感激乡亲们给予的关怀和救助。
  感恩社会 欲捐眼角膜
  这场与生命赛跑的爱心接力,使身在异乡的李凤感受到人间的浓浓温情。目前,经过化疗,她的病情暂时得到了控制,但是,如果不进行骨髓移植,病情随时可能恶化。陈海云说,现在正值关键的配型阶段,如果他的骨髓配型成功,他会毫不犹疑地献给妻子。
  “现在,这些钱已所剩无几,而后续还需要6次化疗,以及骨髓移植,想着这事整夜都无法入睡。”陈海云说。
  从10月11日起,当远在南充的家乡人得知李凤的处境后,也纷纷慷慨解囊。每逢金台镇赶场时,李凤的父亲及邻居就到场上募捐。85岁的罗应龙老人听说后,拄着拐杖从顺庆搬罾赶了4公里山路过来,捐助了300元。不少乡亲牵挂李凤的病情,甚至连续三次献上自己的爱心。截至18日,老家的父老乡亲也为她捐款1万多元。
  虽然饱受病痛的折磨,但李凤仍想着能为社会做点什么。“如果生命走到终点,我想捐出眼角膜。”在治疗期间,躺在病床上的李凤,告诉了陈海云这样一个想法。
  “我老婆是个特别善良的人。”在得知妻子的想法后,陈海云说,捐献眼角膜是妻子的愿望,他也非常支持妻子的决定。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并不代表新讯网观点,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本站自动屏蔽违反《广告法》词语。

请选择您浏览此资讯时的心情

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主办单位:北京时代互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单位:西部数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