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孙颖)市政协城市管理民主监督组日前就北京市核心区整体环境品质提升情况开展视察,市城市管理委相关负责人在向委员们介绍情况时表示,核心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任务基本完成,1254条通过市级达标验收,核心区主次干路基本实现架空线入地,又有两项整治任务陆续启动,包括用3年时间围绕核心区,区域完成779台电力和路灯灯箱隐形化、小型化、景观化治理,明年启动核心区背街小巷电力线杆“线平杆直”治理。
委员们实地察看了雍和宫大街、东绒线胡同、东新帘子胡同环境整治提升情况,并走进南锣鼓巷雨儿胡同改造院落了解情况。委员们的视察都带着目的,在雍和宫大街,委员们不断询问着大街整治情况,外立面修缮不再用“贴砖”,而是大面积采用老旧青砖,步道拓宽1.5米,占道店面腾退,为街巷腾出公共空间,房前屋后一块块小绿地绿意盎然,委员们认为这样的修缮,既保留了大街的传统风味,又融入了市井生活,充分肯定了雍和宫大街修缮取得的效果。
在雨儿胡同,委员们走进完成修缮的大杂院,一进院子就关注各家各户的厨房卫生间。雨儿胡同12号院的居民刘万兴是雨儿等四条胡同整治修缮项目第一户“回迁居民”,自家的老房子落架修缮,拆了原来的违建房,顺利承租了边上邻居腾退后改造而成的房间,虽然面积不大,但是女儿的卧室、卫生间和厨房都有了。“在平房院生在平房院长,55年了,没想到现在也能过上现代生活。”刘万兴非常高兴。市政协人资环建委主任周正宇说,去年他们也就核心区整体环境品质提升情况开展了视察,当时提出环境整治应关注“进院子”问题。今年在雨儿胡同看到了实践,北京市胡同街面整治取得了巨大进步,胡同街面实现了彻底改观,要坚持住,下一步要更加关注治理“进院子”问题,切实改善老百姓居住条件。
市城市管理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是北京市核心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截至目前核心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提升任务基本完成,1254条通过市级达标验收,其余正在开展区级验收,,城区和通州区539条、远郊区建成区78条的年度任务均已完成,一批街巷集中连片梯次亮相,改善了居民身边的环境品质,延续了老北京的历史文脉,市民群众获得感大幅提升。2017年以来北京市全面开展了核心区架空线入地工作,核心区主次干路基本实现架空线入地,完成了137条道路129公里电力、375条道路225公里路灯、20条道路21公里电车馈线、1509条支路胡同372公里通信架空线入地任务,拔除线杆1.3万多根,首都核心区空中“蜘蛛网”得到了治理。
下一步,针对支路胡同电力线杆杂乱问题,北京市将通过实施倾斜电杆调直、对跨街电力飞线采取减量、集中过街、弧度调整等方式,开展核心区背街小巷电力线杆“线平杆直”试点。试点将在明年启动,其中东城区将在200胡同700处点位实施“线平杆直”治理,西城区将计划利用3年时间,将具备条件的胡同的电力架空线全部入地,其余实施“线平杆直”治理。
针对委员们关注的配电箱占用道路影响居民出行和街巷经过问题,市城市管理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还启动了箱体“三化”工作,即从今年起计划用3年时间围绕核心区,区域完成779台电力和路灯箱体隐形化、小型化、景观化治理,将占道箱体腾出人行步道,便于行人通行,今年将实施60处箱体三化治理,已经完成33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