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本地新闻>正文

科技创新:北京高质量发展第一动力

时间:2019-10-16 10:52:16    来源:北京日报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昨天,在中关村展示,,千乘科技公司的布展人员通过模型展示卫星服务系统的构成情况。本报记者 饶强摄

  昨天,在中关村展示,,英特尔中国研究院的布展工作人员调试服务性智能机器人。本报记者 饶强摄

  昨天,在中关村展示,,布展工作人员进行仿生机器鱼工作展示。本报记者 饶强摄

  本报记者 孙杰

  篮球,全球首试“5G+8K”技术,大屏幕、超高清、不卡顿,给观众带来了酣畅淋漓的视觉体验;科研投入不断增加,让北京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再创新高;“三城一区”加速落地推进,全面提升创新发展能力……

  新技术应用场景迅速推广,科研投入持续增加,创新要素加快配置,科技创新已被提到了,的高度。作为全国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已成为北京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和重要助推器。

  研发投入强度再创新高

  2018年,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技术合同成交额,均较2012年翻一番;2012年以来在京单位主持完成的国家科学技术奖累计达500余项,约占全国三分之一;2018年,日均增加科技型企业约200家;北京已创建3家,制造业创新,、11家市级产业创新,、28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92家,企业技术,……

  一连串亮眼的数据,展现着北京在全国,的科技创新实力,而背后则离不开不断加大的科技投入。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是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与国内或地区生产总值的比值,是衡量主体自主创新、研发投入力度的一个重要指标。2018年,北京这一指标再创历史新高,达到6.17%,居全国首位,远远超过创新型国家和地区2.5%的水平。

  全国科技创新,结出的累累硕果,也让北京跨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在新动能培育上,2018年,北京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三分之一;北京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46.8%,较2012年提升9.9个百分点;北京全员劳动生产率达24万元/人,排名,。

  北京创新生态也更有竞争力。2018年,创业投资额占全国比重约三成,位居,;独角兽企业82家,占全国近一半;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2.5万家,是2012年的3.1倍。

  随着科技创新辐射引领能力的不断攀升,北京的竞争力和话语权持续增强,在全球创新网络中正在成为崛起的新高地。

  布局AI和5G“生态圈”

  五棵松篮球馆外,一块200平方米的超大屏幕实时播出篮球,赛事,全球,“5G+8K”技术的赛事试播示范应用,通过对五棵松赛场的9场赛事试播,全面系统验证了网络传输和超高清视频领域新兴技术的可靠性,也为观众带来震撼的视觉享受。在“5G+8K”领域,北京已先行一步。

  前沿科技的应用场景不止于此。世园会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背后,同样隐藏着一场人工智能盛宴:游客刷脸入园、用手机实现智能导览、拍照一键识花、遇突发疾病可远程智能会诊……

  5G与AI是新兴产业两块基石,加快应用场景推广,完善产业生态,正推动着北京在这些领域走在全国前列。截至目前,三大运营商在北京共建设完成超过8800个5G基站,主要覆盖长安街沿线、世园会、央视采播,、首钢园区等典型应用场景区域以及在部分医院、社区、旅游景区、,等民生领域布局的5G示范应用。

  今年上半年,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在场景落地、生态构建、技术突破上三点发力,作为,高精尖产业发展的“头雁”,正越飞越高。截至4月,中关村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量已达1084家,超过全国相关企业总量的四分之一;知名创投机构CB Insights评选的全球AI百强中共有6家中国企业上榜,其中5家来自中关村。头雁引领,指方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AI产业集群正在北京形成。2018年,本市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达到1500亿元。

  “我们不仅要头雁高飞,还要群雁齐飞。”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聚焦创新链、产业链、生态链,让AI产业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

  “三城一区”立起“四梁八柱”

  31个台站、近300台探测设备,全面建成后将,实现对日地空间环境全圈层、立体、多要素综合探测……今年7月底,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项目(简称子午工程二期)启动建设。怀柔科学城起步区规划17个科学设施项目,目前4个大科学装置和3个交叉研究平台已开工建设。

  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三城一区”是主平台。“三城一区”已进入加速发展期。北京市科委相关负责人日前表示,随着“科学”与“城”功能持续强化,创新发展能力也在全面提升。

  中关村科学城,聚焦原始创新持续发力,着力打造“城市大脑”,筹建首批五个概念验证,,还发布“人工智能十五条”“智能网联汽车十五条”等多项新政,持续激发各个创新主体活力,升级科学城“创新生态雨林”。未来科学城,东区搞活建设“能源谷”,加快形成混合型研发格局,西区优化提升,促进沙河大学城科教融合。

  而在“一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在加紧培育高精尖产业,今年以来与“三城”不断深化合作,持续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力度,完成新技术32项、新产品31项,其中国际,、填补国际空白的新技术6项,新产品14项。“可以预期,未来将真正把‘三城一区’打造成科创,建设的四梁八柱。”这位负责人说。

  新闻延伸

  中关村论坛奏响科创最强音

  本报记者 孙奇茹

  海淀公园北,十余个国家的彩旗迎风飘扬,外表简洁而现代的白色建筑巍然挺立,10月16日,一场全球科技盛会——2019中关村论坛在这里开启。接连三天的大会上,人们将尽情感受北京创新创业的火热图景,更将聆听,科学家、企业家共议全球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与奥秘。这场盛会,也将传递出北京瞄准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全面提升科创实力,打造世界创新高地的决心。

  面向全球创新创业主体

  多年来,中关村展示,1.6万平方米的巨大空间里装着一个“浓缩的中关村”,成为人们了解中关村这片创新热土的最佳窗口。而今天,这里成了世界前沿科技的窗口:在2019中关村论坛期间,成为一大亮点的“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成果展”将围绕“前沿科技与未来产业”主题,通过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新材料与新能源和前沿科技体验区等板块,集中展示一批国际,的科技成果和项目。

  如果你是一个科技迷,接下来的三天里,中关村论坛上一定能大饱耳福,完成一场“烧脑”之旅。

  在本届中关村论坛,人们可以一窥众多科学家风采并聆听他们对创新与科技的探讨,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爱德华·莫索尔, 首位华人菲尔兹奖获得者丘成桐, 香港大学校长张翔,清华大学副校长、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薛其坤,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主任、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等科学家,都将亮相大会并发表演讲。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主体,除了在科学领域探索源头创新的科学家,诺基亚公司董事长李思拓,地平线公司创始人兼,执行官余凯,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执行官吴甘沙,寒武纪科技创始人兼,执行官陈天石等创业者企业家也将参与论坛。

  此外,还有不少国际组织的高层参会,如国际科技园及创新区域协会,执行官艾巴·伦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副总干事王彬颖,欧洲专利局,运营官格兰特·菲尔波特等。IDG资本、红杉资本、日本瑞穗金融集团、真格基金等投资机构的代表,上海、深圳、香港、新加坡、伦敦等多地证券交易所代表也将出席。

  在18场平行论坛上,科学家、企业家、投资人们将分别围绕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脑科学、硬科技创新、耐心资本、知识产权等热点的话题交流分享新思想、新理念。据不完全统计,2019中关村论坛期间,将有数十位知名科学家、上百位投资人、一千多位企业家、数万名公众参与到论坛及展会之中,集思想性、前沿性、体验性和互动性于一身,搭建了一个要素集聚、互动融合的创新生态,体现中关村创新创业活跃、创业生态生机勃勃的显著特点。

  服务全球创新创业的中关村论坛吸引了来自全球的关注目光。自启动线上报名以来,论坛受到国际各界普遍关注。截至目前,已有5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外宾确定参会,其中有120余名专家将在论坛发表演讲或参加对话讨论。同时,还有一批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法国、以色列、澳大利亚、日本、南非等国家的海外人才考察团将积极参加论坛,向这场面向全球创新创业主体服务的科技盛会汲取养分。

  重磅科创政策将集中发布

  创新创业既要有科学家、创业者、科技服务机构等多方的智慧与热情,也离不开政策对创新环境的悉心培育。在大会开幕式上和全体会议上,国家科技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协将发布国家层面的创新政策动向。作为全球创新创业最为火热的城市,北京市将在论坛集中发布一批重大成果与重磅科创政策。

  首先是重大政策的发布,如发布北京加快推进全国科技创新,建设新的若干政策,中关村管委会和中国人民银行银管部、银监局、知识产权局联合推出的有关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14条政策措施,中关村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二是重大合作项目的密集发布,如中关村管委会与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日中经济协会就加强创新合作、建立常态交流对接机制,将签订合作备忘录等。三是重大平台建设的发布,如北京市和华为联合建设的鲲鹏联合创新,项目、海淀区和清华大学及相关企业联合建设的智能制造研究院项目等。

  在几个,平行论坛也将有科技创新前沿的“干货”亮相。例如,“耐心资本·融生万物——未来产业投资”论坛上,中关村发展集团将发布中关村创新母基金计划,基金将围绕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高精尖产业孵化、隐形,及独角兽企业培育、科技服务平台搭建及创新载体建设等方向,打造具有中关村特色的科技服务新生态。在“全球院士科技创新与合作”论坛上,则将发布全球院士科技成果项目。

  中关村论坛创办于2007年,以“创新与发展”为,主题。自创办以来,中关村论坛坚持服务国家科技与经济发展和服务全球创新创业主体的初心,不断创新办会理念和办会形式,逐渐发展成为国内外科技界、产业界人士沟通交流以及促进国际创新合作的重要平台和品牌活动,产生了重要的社会影响力。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目的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 并不代表新讯网观点,本网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本站自动屏蔽违反《广告法》词语。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