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薇)昨天,昌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科技园区登记注册分,率先启动食品经营许可证办理,小食杂店、小餐饮店备案等34项原食药类行政审批办理事项,企业开办往返次数再次缩减。据了解,自10月1日起,昌平区六个登记注册分,将实现全区通办,昌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市率先构建起了行政许可大审批体系。
构建行政许可大审批体系
据了解,今年3月25日,北京市昌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组建,涉及原工商、食药、质监三部门的行政许可事项,由组建后的市场监管局统一办理。构建统一的行政许可大审批体系进入紧锣密鼓的设计和建设。
行政许可大审批体系建立后,可以真正实现机构改革后各平台融合,推动“一网、一门、一窗”办理。昌平区市场监管局登记科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前申请项目涉及餐饮或者食品类范围的,申请人需要先到原工商注册窗口提交相关材料,取得营业执照后,再到原食药大厅提交材料,涉及实质审查的,需要联系属地原食药所,最终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不仅重复递交材料,往返跑路,甚至一些事项会出现给办照不给办证的局面。行政审批整合后,申请人就近选择任一登记注册分,办理,只需提交一次材料,就实现证照同步领取。涉及实质审查的,由登记分,与实质审查部门进行内部流转,提高了审批效率。
据了解,目前,昌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现有的105项行政许可事项办理流程、办理时限、审查方式、审查资格等内容进行整理、分类,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大审批体系,依托原工商六个登记注册分,,将原有三部门的分散受理模式,统一整合,实现六个登记分,通办整合后事项,申请人可就近办理。将105个行政许可事项,按照审批流程、审查方式、办理时限整合分为四类。一类全部由登记部门受理、登记部门核审,共计65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度融合,实现原工商27个事项中变更法定代表人、名称的,减少申请人重复提交材料,采取同步受理、符合条件的,即时发放办理结果。二类是登记部门受理,市场监管所启动实质审查,再由登记部门发放办理结果,此类共计2项。三类是登记部门受理,业务科室启动技术审查,此类共计34项。四类是业务科室受理、业务科室审批,此类共计4项。
优化内部流转程序
据昌平区市场监管局登记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大审批体系还在优化内部流转程序上做足了文章。涉及对企业启动实质审查的许可事项,登记科通过市场准入辅助系统实现与市场监管所及相关业务科室的内部流转,减少了申请人往返次数,避免纸质档案遗失,还强化了登记和管理的衔接,形成登与管的闭环。
行政审批融合推进,审批行为又该如何规范?昌平区市场监管局还制定了行政许可事项审查规范,统一审查标准、尺度。加大对工作人员培训力度,结合岗位需求,围绕部门法规、规章、制度等内容,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培训,提升业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在档案库建设上,明确信息档案,为事项整合后档案管理部门,加强了档案实体库建设,配备实体库所需设施并进一步完善了档案电子库数据。
摄影/王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