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疏解在提速,生活服务业也在升级。28日,北京市商务委公布了今年商务领域的禁限内容,批发和零售业的商品交易市场设施都禁止新建和扩建,不符合卫生规范要求的理发及美容服务等也被禁止在城六区新建和扩建。如禁止在首都功能核心区及朝海丰石四区东、西、北四环路和南三环路以内,新建建筑面积在1万平方米以上的批发业商业设施。
8月24日下午,北京市商务委主任闫立刚表示,按照“严控增量,疏解存量,保障民生”的思路,本市正积极、有序地推进商务领域不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相关产业疏解和调整工作。根据2014年北京商务领域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和今年市有关部门在产业禁止和限制方面的有关要求,将通过禁止新建和扩建相关商业设施来控制增量。
并非所有的都“一刀切”,闫立刚称,10项禁限内容基本都在界限内有所放宽。如批发业态禁止新建和扩建商品交易市场设施,但符合规定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及对城市运行及民生发挥重要作用的项目除外;零售业态禁止新建和扩建商品交易市场设施,但符合规定的社区菜市场等农产品零售网点及对城市运行及民生发挥重要作用的项目除外。
此外,四大物流基地、口岸功能区、海关特殊监管区或场所;粮食流通设施、城市物流配送节点;经营符合规定的社区菜市场等农产品零售网点、符合规定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及对城市运行及民生发挥重要作用的市场主体;规划的城市物流配送节点;便民服务、快递配送网点等,都不会列入本市商务领域禁止和限制范围。
在搭建区域性商品市场疏解转移对接平台方面,京津冀三地商务部门加强定期联系和沟通。闫立刚表示,在去年9月在河北廊坊签订“廊坊行动方案”后,今年7月23日,又在天津形成“天津共识”,进一步落实10项具体任务。目前本市西城、丰台区已分别启动动物园、天意、大红门等服装和小商品批发市场的转移疏解工作。
闫立刚表示,北京市今年计划清退、转型150个市场。其中,清退拆除80个,转型升级70个。上半年各区县已清退拆除60个,升级改造10个。其中,关注度较高的新发地市场转型升级方案已经确定,将通过占地减量、商户减量、垃圾减量等举措,建成社区居民服务能力增强、价格引导增强、农产品储备能力增强的现代化农产品保障基地。此外,新发地还将粗加工和仓储业务外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