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频道 > 国内资讯 > 本地资讯>正文

官方明确京津冀功能定位 北京担当“四个中心”

时间:2015-08-24 06:57:47    来源:中国新闻网(北京)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经中共,政治局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已经印发实施,中国官方23日披露,规划对京津冀区域整体定位和三省市功能定位各4句话,北京定位为“全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科技创新,”。

  23日,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就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关问题答记者问。据介绍,《规划纲要》起草紧紧围绕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要求,从战略意义、总体要求、定位布局、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领域率先突破、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统筹协同发展相关任务、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开展试点示范、加强组织实施等方面描绘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蓝图,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纲领性文件。

  该负责人表示,经反复研究论证,京津冀区域整体定位和三省市功能定位各4句话,体现了区域整体和三省市各自特色,符合协同发展、促进融合、增强合力的要求。

  其中,京津冀整体定位是“以首都为核心的,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三省市定位分别为,北京市“全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科技创新,”;天津市“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河北省“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规划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阶段,分别至2017年、2020年和2030年。

  其中,近期到2017年,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取得明显进展,在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领域率先取得突破,深化改革、创新驱动、试点示范有序推进,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中期到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北京“大城市病”等突出问题得到缓解;区域一体化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产业联动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取得积极成效,协同发展机制有效运转,区域内发展差距趋于缩小,初步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互利共赢新局面。

  远期到2030年,首都核心功能更加优化,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区域经济结构更加合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公共服务水平趋于均衡,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区域,在引领和支撑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完)

 

免责声明:本网站所刊登、转载的各种稿件、图片均有可靠的来源,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并不代表新讯网观点,由此产生的财务损失,本站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本站自动屏蔽违反《广告法》词语。

请选择您浏览此资讯时的心情

相关资讯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