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 本地新闻>正文

北京消费品市场规模超万亿元

时间:2018-11-02 09:42:53    来源:京郊日报    浏览次数:    我来说两句() 字号:TT

  本报讯(记者刘菲菲)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改革开放40年,本市消费品市场发展优于全国水平,目前全市消费品市场规模超过万亿元。市民的消费半径也在不断扩大,新建商业设施逐渐向城市发展新区拓展。

  根据1978年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和商品销售结构变化,可将本市消费品市场发展分为市场波动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发展逐步稳定和市场转型升级四个阶段。消费品市场在经历了长期商品匮乏后,居民消费需求迅速膨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相应地,本市零售额也呈现阶跃式增长,零售额实现百亿元——千亿元——万亿元,分别用了6年、12年和19年时间,2015年零售额突破万亿元关口,到2017年达到11575.4亿元。

  与此同时,市民的消费热点也从百元级升级到了百万元级。上世纪70年代,居民结婚的标配还是“老三件”——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到80年代中期,市场商品逐渐丰富,居民消费热点开始转向彩电、冰箱、洗衣机等耐用消费品,1992年,在城市(镇)居民家庭每百户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量中,以上三类消费品分别达到101.4台、101.3台和96.1台,居民对普通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家用电脑、高档乐器、健身娱乐器材等商品逐渐受到青睐;90年代末期,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逐步深化,本市住宅销售迅猛增长。从1999年到住宅销售面积,的2005年,住宅销售面积平均每年递增27.1%。进入21世纪,随着人们消费水平提高,汽车销售高速增长,2001年到汽车限购政策出台的2010年间,全市轿车销售量平均每年增长26.2%。

  40年来,本市的商品销售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改革开放初期,居民购物基本通过百货店、粮油店、副食店,进入上世纪90年代,特别是1996年我国零售市场对外开放后,外资百货店、专卖店、购物,、仓储会员店等各种外资零售业态陆续在本市出现。到2008年,其零售额比重已占到全市零售业的一半。近几年,随着网络的普及,网上销售迅速崛起。2017年,百货店占零售业比重降为8.7%,而网上零售额占全部零售额比重为20.5%,零售市场的销售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特点。

  数据显示,改革开放40年来,市民的消费半径也在不断扩大。改革开放初期,本市商业网点少,居民消费主要集中在市,的前门、,井、地安门鼓楼等三个主要商业区。到上世纪80年代末,西单地区逐渐引领京城消费。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零售市场对外开放以及旧城改造步伐加快,三环附近的国贸、人民大学、公主坟等地逐渐分流了老商业区的客流。进入21世纪,房地产开发明显加快,住宅建设不断向外拓展,新建商业设施随之向外延伸,很多综合性购物,、奥特莱斯等大型商业设施建在昌平、顺义等城市发展新区。2017年,城市发展新区零售额比重达到21%,比2000年提高了9.1个百分点。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商品销售方式越来越多元化,消费品市场对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新讯网无关。新讯网不对文章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本文共有人参与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