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环宇)在听障人士的无声世界中,人工智能也开始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在北京市健翔学校牡丹园校区,就有这样一群学习编程的听障学生,通过学习编程,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对于听障学生而言,他们一般通过手语、文字、绘画等方式与人沟通,而编程又是他们的另一种语言,他们将自己的各种想法通过计算机编程软件编写出来,让更多的人与他们一同分享。
在健翔学校牡丹园校区教学楼四层的计算机房里,十几名听障学生正坐在电脑前,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在屏幕里,一只顽皮的小章鱼游来游去……为了参加由海淀区教委主办、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网易集团协办的海淀区第二届“智慧杯”中小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大赛,健翔学校特意邀请了协办方网易卡塔编程的老师来给听障学生上一节体验课。
张轩是学校的教务老师,他和同事席学友为学生增设了编程兴趣班。健翔学校是一所特教学校,里面的学生大多是听障学生。四年前,学校为了丰富学生们的课外学习,引入了机器人及编程课。“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让学校里这些孩子们尝试一下。” 学习编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机器人的平面搭建到立体搭建,从不动的机器人到可以动的机器人,从能做几个简单的动作到可以辨别前方的障碍物……开设编程课三个月后,四名学生搭建的作品参加了北京市学生机器人智能大赛,获得了工程挑战赛的一等奖。“和正常孩子同台竞技,我们发现他们一点儿也不差,而是需要更多的舞台和机会。”张轩说,很多学生因为参加了编程课,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你看,这是前几天教师节,我们这儿毕业的一个孩子给我发的祝福短信。”发来短信的孩子叫方虎,在健翔学校读初中。在搭建机器人和编写程序的过程中,方虎的性格发生了变化。编写程序搭建机器人,需要一个团队来一起完成,以前独来独往的方虎学会了团队合作,后来他做了团队队长。再后来,还进入了学校的学生会,做了学生干部,从一名“落后生”变成了“好学生”。
席学友也发现一些学生在学习了编程后,思维模式发生了改变。对于听障学生来说,为了尽快表达要说的话,很多信息就被忽略掉了。长期的简单和省略让他们失去了思维拓展的能力。而在编程语言中,很多东西恰恰是不能忽视的。“以前写作文,他们经常出现语句颠倒,语序不对。”但是,通过学习编程的逻辑思维锻炼中,大家都在一步步向正常同龄人靠拢。“或许,他们当中有的人还无法像正常孩子那样说话,可以通过计算机语言,他们却可以和正常人一样了。”张轩说,让孩子们融入到正常社会中,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北京晚报)
文并摄 J002